水产百科

鱼鳖混养

最近更新:2023-02-01

鳖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两栖动物。喜温,适于摄食和生长的温度20~33℃,最适温度25~30℃,20℃以下食欲减退,15℃停止摄食,12℃以下进入冬眠。池塘单独养鳖,生长期短,效益低。采用鱼鳖混养,既能充分利用水体,又能解决单养鳖周期长,收效慢的矛盾。

池塘改造 选用面积3300~6600平方米,水深在2米以上,排灌条件较好的高产鱼池,且有较好的防逃设施进行鱼鳖混养。如系改造,可选面积稍大一点的塘口,通过清淤浚深,使鱼池水深达到2米以上,在池的四周用“7”形水泥空心楼板护坡,或用块石护坡防逃,并在池的一端铺设一沙丘,也可用竹筏通过竹桩固定在池的中央,竹筏上堆沙,作鳖的产卵场。如系新建,则应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沛、饵料来源较广、环境比较安静的地方进行建设,混养塘大小可根据养殖要求确定,混养池最好集中连片,形成规模,特别是稚鳖池、幼鳖池、亲鳖池、孵化设施等要配套,防逃设施可集中建大围墙,也可单个鱼池建,从而形成稚鳖、幼鳖、商品鳖生产一条龙,实行集约化经营。

鳖种培育 可按鱼鳖混养总体发展规模,根据稚鳖、幼鳖、亲鳖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分别建好亲鳖池、稚鳖池、成鳖池、病鳖隔离池以及孵化房、温室等设施,收集足够的数量的亲鳖,搞好强化培育,促进亲鳖产卵,提高孵化率,做好稚鳖培育以及越冬管理,为发展鱼鳖混养提供大量优质鳖种。自己培育的鳖规格整齐,质量较好,不会发生相互嘶咬的现象,放养后的成活率较高。如要到市场购买幼鳖,需要挑选体质健壮,爬行活泼,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幼鳖,用竹篓或木箱装好,选择气候凉爽的天气或夜晚运输,避开高温天气避免阳光直射,以提高运输的成活率。

混养模式 鱼鳖混养模式,可利用饲养青鱼为主的高产池进行,按产成鱼12000~15000千克/公顷的要求进行鱼种搭配放养;或是利用饲养鳙鱼为主的高产池进行,鱼种按产成鱼7500千克/公顷,也可按产成鱼3000~4500千克/公顷进行搭配放养。鳖种的放养量可根据鳖种数量、规格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灵活掌握。如放养鳖种规格为每只50~100克,每平方米可放养0.6~1.2只,出池规格可达250克以上;如放规格每只为200~250克,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0.5~0.6只,出池规格可达500克左右,每公顷产2250千克以上。鱼种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以冬放为主,一次放足。鳖的放养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开始。如鳖种规格在250克左右,也可在10月下旬成鱼池干塘后即行放养。鳖种在放养前也要进行药物消毒,严防把致病菌带入养殖池。

饵料投喂 鳖为杂食性动物,其饵料种类同鱼一样有动物性饵料(主要有小鱼小虾、螺蚬、蚌、蛤、水中的小型底栖动物、蚯蚓、青蛙、蚕蛹以及畜禽内脏等)、植物性饵料(主要有饼类、麦类、蔬菜、瓜果以及浮萍等多种青绿饲料)、配合饲料(目前主要是利用鳗鱼配合饵料养鳖,效果很好,饵料消耗系数只有2.5左右)。通常采取植物性饵料与动物性饵料合理搭配投喂,搭配的比例可按1:1.5或1:2安排。前期用动物性饵料开食,中期可多投喂植物性饵料,后期为了使鳖多积累营养,安全过冬,应多投喂些动物性饵料。同时还要在饵料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物C,以促进鳖的生长。鳖的饵料消耗系数,可用综合饵料消耗系数10来参照,即长1千克商品鳖要消耗综合饲料10千克左右。但由于混养池内的基础饵料不同以投喂方法、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饵料消耗系数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鳖在整个饲养期内,日投饵料量可按在池鳖的体重3~5%来分配,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4月下旬鳖刚开始吃食时,日投饵料量应少一些,7~9月是鳖的摄食和生长旺季,日投饵量应增至池鳖体重的10%,以确保鳖达到日增重1.5~2克,10月份水温下降,日投饵量可按2~3%掌握,并视鳖的吃食情况适时调整。投喂方法应采取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在混养池中多搭几个饵料台,使鳖上饵料台摄食。不同生长阶段的鳖,对饵料的需求也不同。稚鳖要求饵料“精、细、嫩、鲜”,稚鳖刚下池时应投喂一些蛋黄、红虫、摇蚊幼虫等,以后逐用小鱼小虾,螺蚬肉以及畜禽内脏等打成浆状,投喂在饵料台上,并加喂一些切碎的蔬菜、瓜果、煮熟的麦麸、玉米粉以及浮萍等,坚持少量多次。一个月后可改投动物性饵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幼鳖生长阶段,动物性饵料如禽畜内脏、鱼等仍然要加工切成小块投喂;商品鳖因其摄食功能较强,小鱼小虾可直接投喂,大块动物性饵料仍需切成小块。整个生长阶段,饵料要求新鲜适口,营养全面,以利鳖的生长。

养殖鱼的投饵按常规进行。如采用饲养青鱼为主的鱼池混养,螺蚬的投喂量应考虑鳖的生长需要,相应增加。如采取鲢鳙为主的鱼池混养,应视池的水质变化,适当增施肥料,培肥水质。从而满足鱼、鳖的摄食需要,促进鱼鳖双高产。

饲养管理 按照高产鱼池水质管理要求,坚持定期换水、充氧,定时施生石灰,消除病虫害,为鳖的生长提供足够的钙质。使鱼池水质达到肥、活、爽的要求,严防鱼浮头泛池。要坚持专人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1次,主要观察鳖、鱼的吃食、活动情况,打扫食台,清理鱼池环境,消灭水老鼠等敌害,并做好防逃、防洪、防偷等工作,保持养殖环境安静,不要随便让人进出,以免影响鳖的吃食。发现异常情况,特别是鳖病、鱼病,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增产增收。

要做好稚鳖、幼鳖的越冬管理。特别是9月份出壳的稚鳖,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不多,不能在室外安全越冬,因而在水温降到20℃左右时,要将这些稚鳖移入温室内,一般每平方米放50~100只,水温保持在25℃以上,并投喂新鲜适口的饵料,促进生长,使其安全越冬。幼鳖因其规格较大,活动能力较强,不需要移入温室,可选择背风向阳、水位较深的鱼池,集中放养,并在池底铺上一层稻草或其它保温材料,让幼鳖潜入安全越冬,并做好冬季管理。如鱼池水面结冰,要及时破冰增氧,以免鱼、鳖缺氧窒息死亡。

鳖病、鱼病防治 鱼鳖混合,常见的鳖病主要有红脖子病、水霉病、脂肪代谢障碍病以及其他疾病。引起这些鳖病的主要原因是,水质条件过差、投饵数量不足或饵料腐败变质,放养规格不整齐相互嘶咬以及鳖体受伤等。因而要从管理好水质入手,科学投饵,同一混养池放养同一规格的鳖种。如发现少量鳖生病应及时捕出,专池饲养,药物治疗,以防鳖病蔓延。鳖红脖子病可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鲢霉素等抗菌素进行注射治疗,每千克鳖用20国际单位,也可用土霉素、金霉素等药物拌饵投喂,1~2个疗程即可治愈;水霉病、白霉病等主要是霉菌大量感染所引起,一般可用1%的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磺胺药物涂抹患处,或用2ppm孔雀石绿全池泼洒;脂肪代谢障碍病主要是投喂腐败变质的食物所引起,因此要通过改善投饵环境,注意水质清新,投喂新鲜适口,营养丰富的饵料来解决。鱼病的预防与治疗应按常规进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注意搞好预防,发现鱼病及时治疗,严格控制鱼病的发生与蔓延。

鳖起捕、选留 鳖的起捕通常在成鱼池干塘后进行,采取下池徒手捕捉的方法,此时,鳖都潜伏在淤泥内,只要用手依次翻动,即可将大部分鳖捕获起来。捕获的鳖,经逐个称重过数,严格挑选,凡达到商品规格的应集中装笼或装箱,尽快销售,也可集中暂养后再出售。不符合商品规格的选留下来作为鳖种,集中专塘饲养,并搞好越冬期的饲养管理。鳖的运输通常采取干运法,用竹笼也可用纸箱或板箱,将商品鳖一层一层码放好,做到装运量适当,通气良好,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用船、车、或飞机集中运输,一般成活率都可达到90%以上。

立体养鱼相关技术

生态养鱼
青鱼与鲤鱼混养
鲢鱼与罗非鱼套养
革胡子鲶与罗非鱼混养
池塘鱼鳗混养
稻萍鱼模式
草牛鱼综合养殖
提高桑基鱼塘经济效益措施
池塘生态渔业模式
鱼种池流水快速育蚌
香蕉沟养鱼
农田排水沟养鱼
苇藕鱼综合种养
蟹鱼稻综合种养
鱼鸡猪果立体养殖
塌陷区水产开发
鱼、珠、蚌立体养殖
河沟鱼蟹混养
蟹鱼虾混养
莲鱼混养
鱼鸭混养
鱼禽蚌混养模式
猪鱼配套养殖
鱼粮轮作工程
鱼蚌混养
鱼蟹混养
鱼鳖混养
蟹蚌混养
鱼菜轮作
渔农牧轮作
鱼瓜轮作
鱼麦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