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大黄鱼

最近更新:2023-03-14

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P.crocea(Richardson);LargeYellowcroaker
别名大黄花、黄瓜鱼、大鲜、桂花黄鱼、大仲、花仲、黄鱼、金龙等。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系暖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稍隆起。头大,吻端钝圆,颏孔4个,细小而不明显。口大,前位,斜裂。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齿细小而长,上颌外行和下颌内行较大。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宽而圆凸,宽大于眼径。前鳃盖骨后缘有弱棘,鳃盖骨后上缘有2扁棘,不太明显。鳃孔大。尾柄细,长为高的3倍多。背鳍1个,始于胸鳍起点背上,末基位于臀鳍末基与尾鳍基之间近中央;鳍棘部与鳍条部间有1深凹,将背鳍分成2部分;棘部由8—9根鳍棘组成,似三角形,基底短,条部似长方形,基底长,前缘有1棘。胸鳍尖长,侧下位,鳍条向下渐短。腹鳍较小,始于胸鳍末基稍前下方,有1棘。臀鳍基底短,始于背鳍鳍条部基底中间稍后下方,鳍条较长,前缘有2棘,第2棘等于或稍长于眼径。尾鳍尖长,楔形。体被较小栉鳞。侧线完全,侧线上鳞8—9行。体背部黄褐色,腹部金黄色。唇橘红色。背鳍暗灰色。其他各鳍黄色或灰黄色。体长一般为25—35厘米。喜栖息于水深60米之内水域。喜结群,厌强光,喜浊流。常在黎明、黄昏或大潮时上浮,白天或小潮时下沉。对声响威吓非常敏感。生殖季节活动于水域中上层,并伴有叫声。越冬场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外海及东海中南部近岸水域。北部越冬的鱼群,春季随水温上升,鱼群开始向沿岸生殖洄游,分别进入江河口和海湾及岛屿间附近的浅水区产卵,但不达海州湾以北水域。产卵后鱼群分散于水深10—30米水域索饵,中秋季随沿岸水温的下降,鱼群逐渐南移或外游,返回越冬场。产卵可多次重复进行,有春季生殖(春宗)和秋季生殖(秋宗)之分,黄海南部和东海以春季为主,南海以秋季为主。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甲壳类及浮游动物。3龄可达性成熟。东海和黄海南部生殖期4—6月;南海生殖期9—10月。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南海。常用底拖网、流刺网渔具捕捞。肉质鲜嫩味美,呈蒜瓣状,可鲜食。加工的淡干品称黄鱼鲞,价值极高。鱼鳔可制名贵食品鱼肚。含有多种氨基酸,提取物可作为癌症病人的康复剂和治疗剂。耳石、鳔均可药用。现自然资源极少,市场鲜销多为网箱养殖鱼,其肉质松软,脂肪含量高,浅水养成的腥味较大,深水的肉味较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规定,自然种群为重点保护对象,可捕标准以达到性成熟为原则。严禁敲䑩作业。
背鳍Ⅷ-Ⅸ,Ⅰ-31—34;臀鳍Ⅱ-8—9;胸鳍15—17;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56—57 8-9/8。鳃耙8—9+16—19。椎骨一般26个。体长79—413mm:体长为体高3.5—4.2倍,为头长3.3—3.8倍。头长为吻长3.9—5.0倍,为眼径3.8—5.7倍。体长,椭圆形,侧扁。尾柄细长,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倍余。头大而钝尖,侧扁。具发达的粘液腔。吻钝尖。吻褶完整,不分叶;吻上孔3个;吻缘孔5个。眼中大,上侧位。口裂大,前位。下颌略突出。颏孔6个,不明显。鳃孔大。头部及体前部被圆鳞,后部被栉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鳍膜的2/3以上均被小圆鳞。背鳍与侧线间具鳞8—9行,侧线伸达尾鳍端部。背鳍连续,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具一缺刻。臀鳍第二鳍棘长等于或稍大于眼径。尾鳍尖长,稍呈楔形。体背黄褐色,腹面各鳞下均具一金黄色皮腺体,各鳍灰黄色。鳔大,前端圆形,鳔侧具31—33对侧肢,每一侧肢具背、腹分支,腹分支的前、后两小支等长。耳石盾形,腹面具一蝌蚪形印迹,其“头”区昂仰,“尾”区为“T”形浅沟,“尾”端扩大,中央有一圆形突起。暖温性近海中下层集群洄游鱼类。栖息于水深约60m的海区。摄食各种小型鱼类、虾类、蟹类、糠虾类。大黄鱼有明显的越冬、生殖、索饵洄游。春季鱼群从越冬场游向沿岸河口进行生殖洄游。产卵后分散在岛屿与河口一带海区索饵肥育。秋末返回越冬场。鱼群在生殖季节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终日不断。大黄鱼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年产量2—3万吨。肉味美,供鲜食、制罐及加工成“黄鱼鲞”,经济价值高。分布于中国沿海,南起南海,北至黄海中部以南;朝鲜西海岸。

简介

大黄鱼为低层集群鱼类,是我国著名的主要经济鱼类和四大海产经济鱼类之冠(其他为鳓鱼带鱼、鲐鲅鱼类),喜栖息于软泥或泥沙底质海区。有明显垂直移动现象。在我国主要产于黄海、东海和南海,朝鲜西南部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大黄鱼体长约30厘米,一般体长30~40cm,最大可达75cm,近长方形而侧扁。头大,吻圆钝。口前位,宽阔而斜。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孔大。鳞片呈栉状。背鳍侧线间有8 -9行。全体金黄色。

分布

大黄鱼大黄鱼属于亚热带性鱼类,为结群性近海鱼类,分布范围由南海雷州半岛以东至黄海南部西侧(朝鲜西岸附近偶有出现)。大黄鱼通常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海域的中下层。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舟山群岛海域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据文献记载,16世纪中国已大量捕捞大黄鱼。中国产的大黄鱼有 2个地方种群,在东海浙江北部的为“岱衢族”,在南海广东西部的为“硇洲族”。在同一海区的鱼群有春季生殖的“春宗”和秋季生殖的“秋宗”。此外,冬季在东海东部也出现密集鱼群。主要渔场有江苏的吕泗,渐江的舟山和温州,福建的三都澳,广东的汕头和硇洲岛等。

捕鱼期

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会发出叫声。雌鱼的叫声较低,同点煤气灯时发出的哧哧声相似;雄鱼的叫声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在木帆船生产时,渔民都把耳朵贴在船板上聆听叫声,判断鱼群的大小和密集程度,以及鱼群的深浅,进行捕捞。浙江、福建沿海和广东琼州海峡东部全年均能见到,其渔汛旺季,在浙江、福建沿海每年以4至6月为主,广东沿海是10月至12月上旬为主要渔获期。

经济价值

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鱼鳔可干制成名贵食品“鱼肚”,又可制“黄鱼胶”。大黄鱼肝脏含维生素A,为制鱼肝油的好原料。

生活习性

大黄鱼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0~32℃,最适生长水温为18~25℃,当水温下降到14℃以下时摄食量减少,15℃以上时开始摄食,18℃以上时摄食旺盛,而到30℃以上时摄量又明显下降;生存的盐度范围为2.48%~3.45%,最适为3.05%~3.25%;适宜的pH范围为7.85~8.35;适宜的溶氧范围为4毫克/升以上。其食性为“广食性”的肉食性鱼类,最好是在海水网箱、陆上室内水泥池内或者土池中养殖,因大黄鱼具有相互残食现象,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设计产量不要过高,并应及时进行分选,将大小不同的个体及时分开,分级饲养,以确保其养殖成活率。

大黄鱼大黄鱼

鉴别优质大黄鱼

大黄鱼

简单地鉴别优质大黄鱼:

体表:体态匀称,鳞片紧贴较完整,胸鳍、腹鳍、腹部呈金黄色或淡黄色包括白鳞黄),背部呈黄褐色,有光泽。

鳃:鳃丝清晰,呈鲜红色,粘液透明。

眼球:眼球饱满,角膜清晰。

气味:具有大黄鱼固有气味,无油污等异味。

组织:肌肉坚实,富有弹性,内脏清晰、无腐烂。

贮存方法:冰箱保鲜可以存放20天以上,零下8度冷冻保存可以保存一年。

大黄鱼与小黄鱼的区别

大黄鱼

1、小黄鱼与大黄鱼区别
小黄鱼又称小鲜,外形与大黄鱼相似,但又不属于同一种。小黄鱼体长短于大黄鱼,一般为15—25厘米,与大黄鱼的主要区别是:大黄鱼的鳞较小,背鳍起点与侧线间有八至九个鳞片;在而小黄鱼的鳞较大,在背鳍起点与侧线间有五至六个鳞片。大黄鱼的尾柄较长,其长度为高度的三倍多,而小黄鱼仅二倍左右。

大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鲜食可红烧、清炖、生炒、盐渍等,烹调几十种风味各异的菜肴。咸菜大黄鱼是舟山人待客的家常菜。

相关词条

大黄鱼的养殖技术
大黄鱼的做法
大黄鱼的水产文献
黄花鱼

参考资料

水产百科:https://www.59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