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被淡棕色,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短于头胸甲长的一半。腹部从第四节起背面有纵脊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性交接器为“Y”形,雌性交接器侧板为C形,中央板呈舌状。成熟虾雌大於雄,体长范目为80~150毫米,体重范围为5~50克。产卵盛期为每年的4~8月,海捕虾成活率较高,为珠江口一带渔民出口港澳活鲜虾之—。广东沿岸海域均有分布,自一九八六年进行人工育苗成功来,已开始养殖,是广东海区重要经济虾类之一。
概述
基围虾(对虾科)Metapenaeus affinis
又名:麻虾、虎虾、花虎虾、泥虾、新对虾、砂虾、红爪虾。
常见品种:刀额新对虾和近缘新对虾
形态特征
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长的1/2,腹部第1~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性交接器为“Y”形,雌性交接器为“c”形,中央板呈台状。
产地分布
营养成分
热量 (768.39千卡)
维生素B6 (0.16毫克)
蛋白质 (78.84克)
脂肪 (36.60克)
泛酸 (0.11毫克)
碳水化合物 (33.99克)
叶酸 (14.80微克)
膳食纤维 (3.10克)
维生素A(3.10微克)
维生素K (0.70微克)
胡萝卜素 (18.70微克)
硫胺素(0.12毫克)
核黄素 (0.31毫克)
尼克酸 (11.92毫克)
维生素C (2.60毫克)
维生素E(34.49毫克)
钙 (355.19毫克)
磷 (598.39毫克)
钾 (1190.78毫克)
钠 (5058.69毫克)
镁 (217.11毫克)
铁 (10.14毫克)
锌 (5.83毫克)
硒 (159.96微克)
铜 (2.25毫克)
锰 (1.48毫克)
营养价值

虾营养丰富,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肉还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经济价值
刀额新对虾和近缘新对虾均为经济虾类中的中小型对虾。刀额新对虾体长一般为7.5~16厘米,近缘新对虾体长为8~15厘米。两种虾体重均为4~50克。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是新对虾属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两种虾。目前广东已开始养殖。在香港养两个月左右即可上市。捕捞成活率高,较耐干运,是珠江口一带渔民向港澳出口活虾的重要品种。营养价值与其他虾类相近。
养殖技术

基尾虾以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而著称。现将基尾虾的淡水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以0.13公顷~0.2公顷、深1.5米~2米为宜。池底平坦,底部保留10厘米左右的淤泥,四周开挖环沟,宽4米,深0.5米。池塘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虾苗放养前,池塘要做好清池消毒工作,清除野杂鱼和虾的其他敌害生物。在放养前20天左右,每亩水面用生石灰 100公斤~150公斤化浆后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前7天,每亩水面投放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150公斤(主要是畜禽粪),接着注水50厘米深。注水时注水口用4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虾的敌害生物进入虾池;约7天后,池塘中便出现大量桡足类及轮虫等浮游动物,此时是虾苗下塘的最好时机。
虾苗放养
因基尾虾原本生活在海水中,因此,其人工育苗也要在高盐度环境中进行(一般出苗时的海水相对密度为1.02)。虾苗移养到淡水中必须先经过淡化养殖,只有淡化好的虾苗才能进行放养。放养前1天,用体长2厘米~3厘米的青虾苗试水5小时~6小时,然后再放养基尾虾,每亩水面放养8万只~10万只;若经中间强化培育后,规格达1厘米~1.5厘米,每亩水面放养5万只~6万只,具体放养密度还应根据池塘的条件和技术状况而定。放养的虾苗要求外壳光洁晶莹,规格均匀,体质健壮,强跳有力。
饲养管理
1、投饵管理:养殖前期(虾苗体长3厘米),即虾苗下塘的前1个月,主要依靠池中浮游生物为饵料或辅以少量细微颗粒饲料。虾苗下塘1个月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沼虾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4%~6%。在生长旺季,有条件的地方再辅投一些经破碎的螺蚬、小杂鱼等。投饵量还要根据季节、水温、气候以及水质好坏灵活掌握,及时调整。如水温在25℃~30℃时,基尾虾摄食旺盛,应抓住时机,多投喂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0.3%~0.5%多种维生素和骨粉之类的添加剂,以保证虾生长的营养需要。白天投喂占日投饵量的 1/3,傍晚占2/3,生长旺季半夜可增投一次。

2、水质管理:虾苗下池时,水深控制在60厘米,并保持10天左右。以后每隔7天加水1 次~2次,每次加水深度10厘米~20厘米,最深水保持在1.5米~1.6米。池水满后,定期放掉底层水。选择晴天上午放水最佳,放掉50厘米~60厘米底层水,让阳光尽可能照射水体,使整个水体成为富氧区,以加速虾的蜕壳,利于生长。要注意施肥培肥水质和机械增氧。施肥要根据水质肥瘦程度进行调控,控制水色为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掌握在30厘米~35厘米。刀额新对虾对于虾塘底质的要求高于其他虾类,因此,虾塘底质改良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定期撒施生石灰对改良虾塘水质和底质有一定效果,每亩水面用量10公斤~15公斤。
收获捕捞
基尾虾的收捕时间主要取决于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要求。一般在淡水池塘养殖80天~100天,即可达到7厘米~10厘米长的商品规格。也可进行轮捕,收捕方法有三种:地笼、拉网及干塘放水收捕。
常见品种

近缘新对虾
又名:麻虾、虎虾、花虎虾、泥虾、基围虾、砂虾、红爪虾。
产地:主要分布于日本东海岸,中国东海与南海,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
动物形态: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l~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性交接器为“Y”形,雌性交接器为“C”形,中央板呈台状。
刀额新对虾
概述:刀额新对虾俗称泥虾、麻虾、花虎虾、虎虾、砂虾、红爪虾、卢虾,商业上称基围虾。学名metapenaeus ensis(De Hann),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新对虾属。最大体长可达19 cm。近岸浅海虾类,它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和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而且能耐低氧,具有潜底习性。因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能活体销售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目前“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
形态特征: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l~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性交接器为“Y”形,雌性交接器为“C”形,中央板呈台状。
产地产季:主要分布于日本东海岸,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以南沿岸水域。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也有分布。我国沿海5~8月为产卵盛期。
经济价值:刀额新对虾和近缘新对虾均为经济虾类中的中小型对虾。刀额新对虾体长一般为 7.5~16厘米,近缘新对虾体长为8~15厘米。两种虾体重均为4~50克。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是新对虾属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两种虾。目前广东已开始养殖。在香港养两个月左右即可上市。捕捞成活率高,较耐于运,是珠江口一带渔民向港澳出口活虾的重要品种。营养价值与其他虾类相近。
常见食谱

白灼基尾虾
主料:鲜基尾虾500克,鲜嫩尖椒10克。
辅料:葱30克,香菜20克,姜10克,酱油10克,白糖5克,味精1克。
制法:
1、将尖椒和15克葱均切成细丝放入碗中,放入白糖和少许酱油,调成味汁;其余的葱和姜切片;香菜切段。
2、把酱油、味精和2杯开水同放入锅中,放入香菜段烧开,放入葱片、姜片和基尾虾,烧开后,捞出基尾虾,与味汁蘸食即可。

椒盐基围虾
主料:基围虾250克
调料:精盐20克,味精1克,花椒面5克,干细淀粉50克,料酒20克,精炼油1000克(耗50克)。
制作方法:
1、锅置小火上,放入精盐炒香,加入味精、花椒面对匀成椒盐味碟。
2、基围虾洗净,放入少许精盐、料酒腌渍片刻,加入干细淀粉裹匀待用。
3、锅置旺火上,烧精炼油至八成油温,投入基围虾炸至色金黄。外酥内嫩时,捞出装入盘内,撒上椒盐即可。

美极基围虾
用料: 基围虾500克,鲜酱油3/2汤匙,上汤1汤匙,洋葱丝、芫荽各适量,白糖、绍酒、香油各少许。
做法:
1、将虾剪去须、虾爪等,剔去虾肠,并在虾腹处顺刀切一刀(不能切破脊背),下盐拌匀。
2、把鲜酱油、上汤、味精、白糖、香油调成汁料备用。
3、烧热锅,下油,烧至六成滚,将虾放入油锅中泡油至八成熟,倒起沥油。随即把虾放回锅中,下绍酒,倒入汁料翻炒至虾熟、并有干香味,起锅上碟,芫荽围边即可。
多彩基围虾
主料:基围虾
辅料:青椒、胡萝卜、香菇、姜片
调料:盐、天添鲜、白糖、白胡椒粉、蛋清、生粉、水淀粉、橄榄油
操作:
1、虾仁用吸油布吸干水分;
2、虾仁加入料酒、盐、天添鲜、蛋清、生粉腌制;
3、锅入油,烧热后倒入虾仁,至八成熟时捞起待用,吸干油分;
4、用热油淋上香菇片、胡萝卜片;
5、锅入油,加入姜片、胡萝卜、香菇翻炒,加入水、虾仁、青椒;
6、锅里加入盐、天添鲜、白胡椒粉、糖,水淀粉勾芡,淋上橄榄油即可。

茶香基围虾
原料:活鲜基围虾,龙井茶叶,青红椒粒
制法:
1、将活鲜基围虾清洗干净,加入姜葱,茶汁等腌制入味,将龙井茶叶用开水泡好,挤干水分待用。
2、将腌好基围虾入5-6成油温炸至金黄色沥油待用,将茶叶炸至酥脆,再将基围虾,茶叶,青红椒粒,椒盐炒均匀入味装盘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外酥内嫩,茶香味浓,风味独特。

桑拿基围虾
材料:鲜活基围虾1斤,鹅卵石一堆,纱布,烧烤架
调味:花雕酒,生抽,陈醋,蒜泥,姜泥,麻油
做法:
1、用生抽,陈醋,蒜泥,姜泥和麻油调好汁备用。
2、将鹅卵石放在烧烤架上高温加热(需要达到的温度至少要加热40-60分钟),加热好的鹅卵石连同烧烤架小心取出。
3、将鲜活的基围虾全部倒到鹅卵石上,花雕酒一淋,然后用纱布盖上大约一分钟即可食用。
4、基围虾体内混合了花雕酒和鹅卵石的香味儿,要趁热吃,沾前面调好的佐料,免得基围虾放在鹅卵石上太久了,肉质会变老。

酥脆金黄蒜茸基围虾
原料:基围虾、大蒜、蛋黄、黄油、食用油
制法:
1、基围虾洗净把背部剪开,去肠泥。大蒜切末。
2、用热油把虾炸至外壳酥脆,颜色泛金黄。
3、锅中放少量油把蒜茸炒香,然后放入一块黄油,等黄油融化后继续翻炒蒜融,等蒜香和黄油的香味均炒香后放入虾翻炒,加入盐继续翻炒。炒到汤汁略微收干,盛出摆盘。
4、如果想要菜好看些,还可以炒一些蛋黄放在中间,方法是油温不是很热的时候放入蛋黄,然后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不停的搅动。等熟后捞出就可以摆在盘子中央了。

姜葱基围虾
用料:基围虾500克,精盐1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姜片20克,长葱节50克,高汤50克,水淀粉适量,色拉油1000克。
制作方法:
1、将基围虾用刀破背去沙肠,洗净。用碗将精盐、味精、胡椒粉、高汤、水淀粉对成味汁。
2、炒锅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四成热,放入基围虾炸熟捞起。锅洗净,放入色拉油50克,姜片、长葱节,用中火炒出香味,倒入基围虾翻炒,烹入味汁炒至亮油,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色泽鲜艳,姜葱味浓,清淡咸鲜。
清蒸基围虾
材料:鲜活基围虾或草虾一斤
配料:酱油、香油、
做法:
1、剪去须钳脚(不剪亦可)洗净,置盘中,锅内水开后放入,
2、蒸半小时,取出
3、煮熟酱油,加入少许香油
4、可以盛起来、尝尝了!!
5、注:蘸酱油吃,虾香四溢、原汁原味,爽!!!
上汤基围虾
原料: 基围虾500克,鲜酱油1.5汤匙,上汤1汤匙,洋葱丝、芫荽(即香菜)各适量,白糖、绍酒、香油各少许。
制作方法:
1、将虾剪去须、虾爪等,剔去虾肠,并在虾腹处顺刀切一刀(不能切破脊背),下盐拌匀。
2、把鲜酱油、上汤、味精、白糖、香油调成汁料备用。
3、烧热锅,下油,烧至六成滚,将虾故入油锅中泡油至八成熟,倒起滤油。随即把虾放回锅中,下绍酒,倒入汁料翻炒至虾熟、并有干香味,起锅上碟,香菜围边即成。
温馨提示
虾严禁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否则,可生成三价砷,能致死;不宜与猪肉同食,损精;忌与狗肉、鸡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忌糖。果汁与虾相克:同食会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