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鲶鱼

最近更新:2023-02-01

鲶鱼,别名鲶拐子、生仔鱼、胡子鲢、鲶巴郎、额白鱼、鲇鱼等。

简介

鲶鱼在我国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均有出产,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经济鱼类

形态特征

鲶鱼体延长,全身光滑无鳞。头扁平,尾部侧扁。吻宽扁,鼻孔小且分离较远。口大,甚阔而扁。背鳍1个甚小,位于腹鳍之前。臀鳍甚长,末端与尾鳍相连。
胸鳍较圆,有一枚硬棘。背部及各鳍深灰色或褐色,头的下部、腹部及臀鳍前方为黄白色。

生活习性

鲶鱼鲶鱼

鲶鱼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 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它一般不游动。 鲶鱼眼小,视力弱,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

繁殖

鲶鱼性成熟早,一般一龄即成熟。产卵期长江一带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产卵时成群追逐,和达尔文蛙相似,雄性鲶鱼也是把雌鲶鱼产的卵含在嘴里,以此孵出小鲶鱼。不同的是,雄鲶鱼在这段时期不能进食。幼鱼以浮游动物、软体动物为食,其中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虾类是它的美味佳肴。鲶鱼贪食易长,500克左右的幼鱼便大量吞食鲫鱼鲤鱼等,最大个体可达40千克以上。鲶鱼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

辨别

鲶鱼普遍的体上没有鳞,身体表面多黏液,有扁平的头和大口,上下颌有四根胡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鲶鱼有三大,即嘴大、头大、肚子大。其色别有两种:一种是青灰色,一种是牙黄色,牙黄色的鲶鱼身上有花斑。鲶鱼的卵有毒,误食会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会造成瘫痪。

相关词条

鲶鱼的养殖技术
鲶鱼的做法
鲶鱼的垂钓技巧
鲶鱼的食疗作用
鲶鱼的水产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