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梭子蟹

2023-02-09

swimcrab梭子蟹属(Portunus)的总称。中国古称蝤蛑。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一群温、热带能游泳的经济蟹类。广泛分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形态特征 头胸甲宽大于长,前侧缘具9杖齿,最后一齿特别强大, 且向两侧延长突出, 略呈梭形。额缘具4小齿。螫长大, 长节前缘有4齿。末对步足浆状, 指节与掌节宽而扁平, 适于游泳、掘泥沙, 步行时则置于背部。(见图)

种类与分布 中国沿海梭子蟹约有18种。经济价值高的有3种:①三疣梭子蟹(P. triuberculatus)。俗称抢蟹、蓝蟹。产于中国、朝鲜、日本、马来群岛和红海。个体大, 通常体宽近200毫米, 重约400克, 最大的个体可达230多毫米, 重达600多克。背面呈茶绿色, 螫足及游泳足呈蓝色。头胸甲呈梭形, 中部稍隆起, 表面具分散的颗粒, 胃、心区有三个明显的疣状突起。②远海梭子蟹(P.pelagicus)。俗称花蟹。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 中国分布于南部沿海。一般体宽135~160毫米, 体重200~350克, 大型雄蟹体宽达175毫米, 重达450克。其头胸甲及螫足雌性呈茶绿色、雄性呈紫蓝色均带有不规则的浅蓝色及白色的斑纹。③红星梭子蟹(P.sanguinolentus)。俗称三点蟹。是印度—西太平洋区常见种, 在暖海中广泛分布,中国福建以南各省均产。一般体宽110~130毫米,体重100~130克。头胸甲光滑, 后半部有三杖并列紫红色的圆斑。

远海梭子蟹

生物学特 全为海产。三疣梭子蟹是中国沿海个体最大的一种, 通常生活于30~33‰盐度范围的近海。栖于泥沙质的海底, 有昼伏夜出的习性, 白天葡萄于海底, 静止时用末对步足掘拨泥沙,埋于其内,常夜间活动, 觅食。杂食性。性凶猛好斗, 常残食同类中的弱小者或刚蜕壳的个体。梭子蟹为多次产卵。产出的卵粘附于雌亲蟹腹肢上, 在此处保育至孵化。产卵后,雌蟹生殖腺完安退化,体内肌肉也消耗殆尽。刚产出的卵块呈黄色, 约半月渐转为褐色, 继而变得灰黑。孵化的溞状幼体在近岸水中营浮游生活,经4个溞状幼体期后一进入大眼幼体,再经一次蜕皮,即变为幼蟹。幼蟹约经3个多月不断的蜕皮、长大, 到11月间,在进入越冬之前,成熟的个体便陆续进行交配。此间、雄蟹携带雌蟹同游,俟雌蟹蜕皮时交尾, 将精荚输入雌体的受精囊内, 此过程持续2~5天。交配后的雄蟹经越冬后, 到翌年春天再次洄游到近岸来产卵。

渔业利用 世界梭子蟹1987年产7.2万吨(不包括中国产量),以南朝鲜(3.03万吨)产量最高、泰国(2.4万吨)次之。梭子蟹中以三疣梭子蟹分布最广,产量最大, 1987年产3.43万吨, 主要生产国为南朝鲜, 具较大的经济价值。渤海一年二汛,主捕产卵群体,秋产卵汛主捕越冬群体。在福建以南各省全年可捕。东海区1981~1983年产量均在5万吨以上。主要用流网进行捕捞,也有用拖网、对网、定置张网捕捞。

梭子蟹生长迅速,是很好的养殖对象。一般在育苗的基础上,采用涨、落潮换水,必要时充气进行饲养商品蟹。用宽30毫米,重4克的蟹苗,经饲养3个月后,可长至115毫米,体重增至180克。但由于该蟹同类相残,影响成活率,一般在池中设放遮蔽物或隔离网片,以利躲藏,减少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