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中国古海洋学

2023-03-06

古海洋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海洋科学新分支,从海洋沉积中提取古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的信息,为揭示地球表层系统的变化历史和演变规律服务。古海洋学是国际深海钻探(DSDP,1968~1983) 和大洋钻探 (ODP,1985~) 计划的产物,通过海洋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同位素化学和现代海洋学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地球轨道周期 ( “米兰柯维奇旋回”)和地质过程的全球气候效应,成为20世纪晚期地球科学学科交叉的重要生长点。

我国的古海洋学研究起步于80年代初,首先从深海碳酸盐溶解作用及其旋回入手,进而发现南海在晚第四纪冰期旋回中的碳酸盐曲线呈大西洋型,而在溶跃面以下才出现太平洋型的碳酸盐旋回。80年代晚期,我国运用古生态转换函数法率先求出了冰期南海表层水的冬、夏古温度,发现冬季水温明显低于同纬度的太平洋开放海域,体现出边缘海环境信息的放大作用; 类似的现象也在冲绳海槽发现,说明这是西太平洋边缘海的共同特征。南海冰期时古海流的数值模拟和我国古季风的研究,进一步从机理上探索了边缘海冬季温度场异常的原因。西沙钻孔的分析,对数百万年来的古海洋学历史进行了探讨。

90年代以来,我国古海洋学研究仍以南海为重点,而在研究内容、研究的空间和时间上都有了大幅度的进展。从表层海水历史的再造,推进到深层水和次表层水,使古海洋学从二维向三维发展。浅地层剖面和测年数据的大量积累,深海沉积捕集器对沉积通量的测定,又为南海沉积作用的定量研究和深海沉积物搬迁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条件。海洋古生产力和海水垂向流通程度等,也相继成为古海洋学研究的新课题。古海洋学的研究空间范围,则从中国海扩展到西太平洋,并且以南海和东海为基础组织编制冰期西太平洋古地理图的国际合作,开始系统地研究边缘海在全球古环境演变中的作用。然而,90年代中期中国古海洋学最大的进展在于时间分辨率的提高。1994年中德合作南海古海洋学研究以来,分析研究的分辨率已经提高到百年,甚至十年。近年来通过高密度采样的多项目定量分析和在国际合作基础上的大批AMS C—14测年,已经在南海和东海建立起近四万年来的高分辨率古海洋学典型剖面,首次发现了全新世中晚期的“普林虫事件”,揭示了全新世夏季风的百年级周期性,和末次冰期内的千年等级气候周期。同时与海洋石油勘探相结合,对南海北部晚第三纪古海洋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我国在古海洋学研究和陆海含油盆地古环境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 “东亚季风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提议通过南海的深海钻探验证东亚季风演变和新生代全球变冷相互关系的假设。此项建议已被采纳并安排为ODP第184航次,于1999年春实施。

中国的古海洋学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海洋科学委员会等的支持下,通过集体努力而快速前进。海内外的紧密合作,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又一重要条件。1984年德国专家在上海的古海洋学讲习班,1994年德国 “太阳号” 考察船在南海为期8周的“追踪季风” 中德联合古海洋学专题航次和中德、中法合作的其他航次,以及中日、中美在古海洋学研究中的合作,都为我国古海洋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尤其值得提出的是,90年代以来我国海峡两岸的科学家在古海洋学研究中相互配合、携手前进。

回顾十余年来中国古海洋学的研究,在学术上的一大特点是海陆结合,以及对海陆相互作用的特殊重视。中国海古海洋学研究与以黄上为特色的陆地第四纪研究相结合,在“八五”期间为我国北方干旱气候在冰期旋回中的变化提供了海洋记录,并且从边缘海冰期大片陆架出落和水温下降出发,指出了陆地干旱化的海洋因素。首次从南海深水沉积中取得的花粉记录,又为陆地植被和海水温度变化的直接对比创造了条件,进而揭示了末次盛冰期南海北部趋向干旱而南部依然潮湿的差异现象。南沙海区古海洋学的专题研究,包括微陨石层的发现,以及南海造礁珊瑚的高分辨率古环境分析,西沙和南沙群岛岛礁钻孔的古海洋学分析,都为海陆对比提供了依据。此外,还对太平洋风尘沉积的变化进行了试探,力求从海洋沉积中取得陆地气候环境的信息。在20世纪的尾声中,一个以东亚季风史为核心的国际古海洋学研究高潮,正在中国出现。1998年春,国际SCOR/IMAGES“亚洲季风的海洋记录”工作组在上海成立,从南亚和东亚季风的历史对比来探讨亚洲古季风研究的方法和理论问题;1999年2~4月,探索东亚季风史的大洋钻探航次在南海实施,把反映海陆相互关系的季风历史追溯到新生代晚期,使得以边缘海和海陆相互作用研究为特色的中国古海洋学,上升到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