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海水鱼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最近更新:2023-02-01

目录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苗种检疫

对海水养殖鱼类的疾病检疫,是指对其疾病病原体的检查,目的是掌握养殖鱼类疾病病原体的种类,了解病原体对养殖鱼类感染、侵害的地区性、季节性以及危害程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杜绝病原的传播和流行。其次,由于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地区间苗种及亲本的交流日益频繁,对国外养殖种类的引进和移植也不断增加,如果不经过严格的疾病监测,就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引起某种疾病的流行。为了防止养殖鱼类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保护渔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做好对养殖鱼类输入(进口)和输出(出口)的疾病检疫工作。

免疫接种是对养殖鱼类免遭暴发性流行病最为有效的方法。近些年来,已陆续有一些疫苗、菌苗用于预防鱼类的重要流行病,国内外都有一些专门机构对免疫接种方法进行研究。目前针对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病、病毒性出血败血症、弧菌病、气单胞菌病、爱德华菌病等,已有商品疫苗、菌苗。

鱼种消毒

鱼种培育阶段,应进行体表消毒。放养时或阶段性分养时,可用淡水配制的晶体敌百虫和硫酸亚铁,或其他药物的药液浸泡或泼洒消毒,同时拌饲投喂广谱性抗菌药物,以防病原体侵入。即使是健康的鱼种,亦难免带有某些病原体,尤其是从外地运来的养殖苗种。因此,在苗种放养时必须先进行消毒,可投放50g/m3PVP-1(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或投放10g/m3左右的高锰酸钾,或投放10~20g/m3漂白粉等,给苗种药浴10~30分钟。药浴的浓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种类、个体大小和水温等情况灵活掌握。

养殖用的各种工具,如网具、塑料和木制工具等,常是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特别在疾病流行季节。因此,在日常生产操作中,可将工具置于浓度为50g高锰酸钾/m3或200g漂白粉/m3等消毒液中浸泡5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每次工具用完后,经阳光暴晒后再用。

投喂的配合饲料可以不进行消毒;如投喂鲜活饲料,无论是从外地购进或自己培育生产的(含冷冻保存),都应在每立方米中加入100~200g漂白粉,浸浴5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投喂,建议最好不要投喂鲜活饵料。

定点投喂饲料的食场及其附近常有饲料剩余,时间长了或在高温季节会为病原菌的大量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很容易引起鱼类发生细菌感染,导致疾病发生。所以,在疾病流行季节,应每隔1~2周对食场进行一次消毒。一般用250g漂白粉加适量水溶化后,泼洒到投饲场附近即可。

控制密度

网箱养殖要及时分箱,保持合适的养殖密度是促进生长、预防病害的有效措施。养殖密度应视水环境条件、鱼体规格和种类、网箱大小、池塘类型等情况而定。养殖密度过高会限制鱼类的正常生长,使得病害更容易发生且迅速扩散。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及时分箱,保持合适的养殖密度是促进生长、预防病害的有效措施。通常放养密度为5~10kg/m3,最终养殖密度以20~40kg/m3为宜。以放养100~150g大黄鱼为例,放养密度30~50尾/m3,最终养殖产量为15~25kg/m3。

放养密度会影响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密度过高容易发生疾病。因此,应根据鱼种、鱼体规格、网箱条件、水源水质等来决定适宜放养密度,切勿过密养殖。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对养殖环境的一种优化。这种养殖方式具有提高单位养殖水体的产量,促进生态平衡,保持养殖水体中正常菌群,预防传染性流行病暴发的作用;实际上也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减少同一种养殖种类接触传染的可能性。

定期药物预防

依据发病季节和规律,进行寄生虫病和细菌病的预防用药,通常每月1~2次,每次3~5d。寄生虫病以外用药为主,细菌病以内服药为主。药物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有些药物(如抗生素)经常使用就可能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和污染环境。因此,不能毫无目标地使用抗生素,应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并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选用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药物。药物和毒物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有量的差别。用药量过大,超过了安全浓度,就可能导致养殖鱼类中毒,甚至死亡;有的还会污染环境,使微生态平衡失调。

出现征兆及时防治

尽管目前深水网箱养殖的病害发生情况并不十分严重,但苗头已经显露,若不及早加以防范,势必会像普通海水网箱养殖那样暴发。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养殖户的防病意识仍然不够。有病早治、对症下药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体现治疗效果的关键技术。发现病害应及时诊断、积极治疗,视疾病种类不同采用相应的药物。保证用药疗程5~7d。

及时清理池塘或网箱

我国的海水网箱养殖大量集中于港湾内,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止网衣生物附着的方法;网衣材料本身无毒而且表面积大,有利于污染生物的生长;网箱网衣的结构阻碍附着的海洋生物组织被清洗;在养殖鱼类的喂食过程中,未曾消化的营养物质会加速污染生物的生长;鱼类的排泄物和残渣的存在,也会引起附着在网箱网衣上海藻的快速生长。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网箱内部水流不畅、水质恶化,养殖环境自身的污染,鱼病频发、养殖鱼类品质下降。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会打乱养殖品种的生活规律,降低网箱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因此,应彻底清理网箱,及时去除杂鱼或勤清理网箱,以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

坚持“三定”投饲原则

以多种新鲜饲料交替投喂。日投饲量可控制在鱼重的8%~12%,也应视天气、水温及摄食情况等而增减。投喂配合饲料,有利于病害防治。投喂饲料的种类、数量、时间和方式等均很重要,处理方法不当易使水质恶化,或利于鱼类敌害生物的生长,都可使鱼类的抗病力下降。饲料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若投喂饲料的数量或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养殖鱼类维持生活的需要,或投喂不洁、腐烂、变质的饲料,都可造成鱼类的正常体能消耗和生长减慢或停止,身体瘦弱,抗病力下降,诱发疾病,严重时死亡。其中最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氨基酸。

加强网箱养殖管理

“三分养、七分管”是水产养殖上的传统经验,同样适用于海水鱼类的养殖。养殖管理技术应贯穿于养殖的全过程,抓好每一个环节是做好防病工作的重要前提。

1.科学用水和管水

维护良好的水质不仅是养殖鱼类生存的需要,也是养殖鱼类抵抗病原生物侵扰的需要。池塘、网箱都是人工管理下的集约化生产方式,有限的养殖水体、一定的放养密度和饲料投喂等,都是人为干预了养殖鱼类的自然生态,使残饲、粪便及其他代谢产物的数量大大增加,引起水质参数急剧变化而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和健康。科学用水和管水,就是通过对水质各参数的监测,了解其动态变化,及时进行调节,纠正不利于养殖动物生长和健康的因素。一般必须监测的主要水质参数有pH值(7.5~8.5)、溶解氧(≥5mg/L)、透明度(30~40cm)等。

2.加强日常管理,谨慎操作

要使养殖鱼类健康成长,必须加强日常管理和谨慎操作。定时巡视养殖水体,最少每天早、晚各一次,观察水体(池塘、网箱及其周围)的水色和养殖鱼类摄食、活动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对池塘或网箱应定期或经常清除残饲、粪便及动物尸体。勤除杂草,以免病原生物繁殖和传播。平时管理操作应细心、谨慎,避免养殖鱼类受伤,为病原的入侵提供门户。流行病季节和高温时期就尽量不动网扦捕,防止人为惊扰。

3.投喂优质的适口饲料(饵料)

饲料的质量和投饲方法,不仅是保证养殖产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鱼类对疾病抵抗能力的重要措施。自然水体中的鱼类摄食天然鲜活、多样饲料,在通常情况下都能保证营养需要,能使鱼类处于最佳状态下生长、发育。养殖水体由于放养密度大,必须投喂人工饲料,以满足养殖群体得到全面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根据不同养殖种类及其发育阶段,科学地选用多种原料、合理搭配、精心加工,保证鱼类吃到适口和营养全面的饲料,不仅是维护生长的能量源泉,也是提高养殖鱼类体质和抵抗能力的需要。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证明,不良的饲料不仅无法提供鱼体成长和维护健康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还会导致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直接或间接地使鱼类易于感染疾病,甚至死亡。

4.建立信息预报体系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养殖场和养殖户,没有能力和条件对传染性流行病的早期、快速监测,而地区间亲本、苗种及不同养殖种类的运输又过于频繁,因此,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应配合地方建立监测网络体系和信息报告。病害一旦发生,首先要通报并采取断然隔离措施,避免疾病传播和蔓延。现在,我国已组建起国家和地方的水产养殖病害网络和专业养殖协会组织机构,应充分发挥起防治系统的作用。

记录好养殖日志

每天记录气候、水温、投饲量、摄食情况、鱼类活动情况、及时措施、死亡情况和原因等。每天对海水温度、比重、溶氧、水色、透明度、天气、风浪等进行测量记录。测量水质,最好选定一个网箱、固定位置和水层,以便逐目比较。记录每天的投饵时间、投饵种类和投饵数量。每天记录鱼类活动及摄食情况,病鱼数量及症状,用药等防治措施,死鱼数量及死亡原因等。记录鱼种放养日期、种类、数量、规格和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