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圆形催产池高密度培育鱼种

2023-03-06

家鱼繁殖期后,大量催产和孵化设备长期闲置,有的地区闲期持续十个月之久,对圆形催产池加以改进,在催产后进行流水高密度培育鱼种。

目录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改进方法

圆形流水养鱼池集污、排污方面有明显的优点,主要是污物在流水作用下,自动集中通过池中心底涵管排出。流水高密度养鱼要求水的透明度高、水体交换快,流水高密度培育鱼种要求每小时水体交换1~3次。一般圆形催产池较深,这对多层混养比较理想,但深水体交换慢,污物、氨态氮不易逸出,对鱼类生长不利。在催产结束后进行流水高密度养鱼时,应将池水控制在适宜的深度。本设计按面积50.24平方米,池深1.7~1.9米,控制水深0.8~1.0米,水容量44.01立方米,排卵底函管出水流量为每秒0.11立方米。圆形催产池冲水管冲水使池水形成环流,鱼逆环流“斗”水消耗体质对生长不利,且基础代谢增多降低饵料的转化率。因此,在圆形催产池中的基础改进,主要在于改进进水系统,冲水管作定时排污之用。

采取合理的进水方式,可以减少饵料的流失。在没有增氧设备的情况下,尽量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池水溶解氧。本设计采用16只喷头,喷头与水面呈60℃的仰角向池心喷洒,要求喷洒的水花细小。供水池的水位超过催产池顶1.8米,进水流量每秒0.024立方米,每小时最大交换率2次。

现已建成的圆形催产池,供水池水位已受到限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静水压力,确定喷头仰角。供水池水位超过催产池顶1.8米,沿池壁顶安装一圈内径20公分的总输管,均等的按60°仰角安装16只内径1时的喷头基座管,使用时安上喷头。供水池水位超过催产池顶1.4米,喷头仰角按45°安装,其进水流量为每秒0.017立方米,每小时最大交换率1.3次。供水池水位超过催产池顶1.2米,喷头仰角按30°安装,其进水流量为每秒0.014立方米,每小时最大交换率1.1次。

进水设备

很多养殖场站因地势平坦,供水池与催产池顶的水位差在1.2米以下,仰角安装喷头,压力不够,达不到喷洒效果。采取在沿催产池壁顶外缘修掘一圈总输水沟(明沟或暗沟均可),均等的沿壁周向池内开数个进水口,水量由闸阀控制总输水沟的过水面积约等于各进水口的总过水面积。

池水深度控制

流水高密培育鱼种水深最好不超过1米左右。控制方法:将集卵池溢水口高度降低到所需的控制水深水位,催产或养鱼时,按所需水深增减闸板。

增置拦鱼设备

一般催产池中心拦鱼栅的钢条间距大,培育鱼种时起不到拦鱼作用,如果加密过滤面积缩小对水体交换及排污不利。培育鱼种时在池中心灵活安置一个圆柱形的拦鱼罩,拦鱼罩的钢丝筛网的目大,由放养规格确定。本池放2.5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其规格每厘米2目为宜。

鱼种放养

流水培育鱼种需要人工投饵,密度很大,鱼种放养规格不宜过小,而且要求规格整齐,便于成批出池继续放养,提高催产池培育鱼种的复养指数。已达1寸左右的夏花鱼种,方可进行流水高密度培育。决定放养密度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饲养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受鱼池的负荷力的限制。可根据鱼的耗氧量、池水溶氧量和交换速度计算水体中鱼类的容纳量:K(Co—Ct)=B·f。

K为鱼池流水的交换率(次/小时);CO为鱼池进水溶氧量(克/立方米);Ct为鱼池出水溶氧量(克/立方米);B为单位水体鱼的最大容纳量(千克/立方米);f为池内饲养鱼类的呼吸率(克/千克·小时)。

天然水中一般正常的溶氧量为每立方米7克左右,家鱼种呼吸率为0.33~0.64克/千克·小时,流水高密度养鱼水质要求4~5克/立方米(鱼池出水的溶氧量)。本设计池进水喷头按60°仰角安装,水体最大交换率为每小时2次,预计最大容纳量:B=2(7-4.5)/0.485=10.4(千克/立方米)。加大水体的交换率来提高池中的溶氧实际上是以流水为氧的载体,这种以水输氧的方法在鱼池溶氧要求不太高时较为理想,交换率过高造成动力的过份消耗,且鱼苗鱼种虽然相对耗氧量高,但绝对耗氧量低,水流过大“斗”水消耗体质,不一定得到良好的效果,只要鱼能正常活动为宜,培育鱼种过程中最大交换率每小时控制在1次,预计鱼种的容纳量为:B=1(7-4.5)/0.485=5.2(千克/立方米)。容纳量是重量(千克或斤),实际放养是尾数,放养尾数按下列计算:放养尾数/立方米=容纳量(千克/立方米)×育成规格(尾/千克)流水高密度培育鱼种一般以单养为主。混养时注意种类搭配比例。若混养草、鲢、鳙鱼种,其比例分别以80%、15%、5%计算,每立方米可放养鱼种:放养尾数/立方米=2×5.2(72×80%+75×15%+72×5%)=753(尾/立方米)。全池总放养尾数=容水量×尾/立方米=44.01×753=33140(尾)。在实际生产条件下,放养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备供水源的溶氧及各种饲养鱼类的呼吸率、水温等。上述预计只能初步掌握流水养鱼池的放养密度,以评价对圆形催产池加以改进进行流水高密度培育鱼种的生产价值。夏秋季节水温高、溶氧低、鱼耗氧大,放养密度应稍稀。冬季溶氧高,放养量应稍高。总之,要适当放养,做到前期不浪费水面,后期不抑制生长。

投饵方法

目前各鱼种场站培育草、鲢、鳙鱼种的饵料除芜苹、浮萍等青饲料外,主要还有糠、麸、饼、面粉、蚕蛹粉等。可按比例混合发酵后使用,如能达到营养全面的混合饵料更好。投喂方法是将发酵饵料成团置于拦鱼罩上饵料盘架的饵料盘内,水面常保持芜萍、浮萍等青饲料,做到量少次数多,减少饵料流失。

调节进水流量 视鱼的生长和活动情况调节进水流量,使池水溶氧充足又使池内鱼不“斗”水为宜。

定时排污

培育鱼种时在流水中大量投饵,同时不断排出粪便,残饵、粪便沉积于池底,加之催产池冲水管一般高于水面,即使冲水池底污物也不易集中排出,可将池水排出1/3~1/2,冲水排污后及时灌满池水,其冲水排污次数可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残饵、粪便一部分随水流从排卵底涵管排出经集卵池溢水口流出池外,一部分沉积于集卵池底,积累过多影响排卵底涵管中污物顺利排出,应定时打开集卵池阀门排出池底污物。同时,残饵、粪便及其附着物阻塞拦鱼罩钢丝筛网网目,应经常清除保证污物顺利排出。

鱼病防治

由于鱼种高度密集,排泄物增多,水质易于污染,鱼病发生频繁,除放养时鱼种消毒防治外,定期根据池水体积全池药液泼洒或挂袋和药饵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