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布氏鲸

最近更新:2023-02-01

布氏鲸

 ( Bryde’s Whale )

学名:  Balaenoptera Edeni
体型:  初生 3.4~4 公尺,成年 11.5~14.5 公尺
体重:  初生重量 900 公斤,成年重量 12~20 公吨
寿命:  不详

形态特徵

不论体型大小或外观,布氏鲸与塞极为相似,但布氏鲸较不常浮现与喷气,亦像塞鲸在下潜之前会先拱起尾干。头上有三道平纵脊、背鳍显著呈镰刀状、表皮可能斑驳、背部呈深色。

行为及自然史

所知不多,偶尔会好奇地接近船只,绕著船只打转或跟在一旁游行。有时会跃身击浪。 摄食时,不论在水中或海面,曾经有改变方向的典型行为。终年 进行摄食,在摄食时,不论在水中或海面,常会突然的改变 方向。呼吸程序少有规,平均是在 4 至 7 次的喷气後,就 会进行约 2 分钟的潜水,最长潜水时间不超过 8 分钟。

通常在高速游泳後常会进行跃身击浪的动作,平均 2 至 3 次,但也有连续十数次的记录。布氏鲸通常会以 70 至 90 度角跃离水面,在空中拱背後再落入海中。其鲸鬚的形状非 常独特,既短且宽,颜色多呈黑色或蓝黑色。

分布及现存

分布在热带、亚热带、部分的温带水域;现存数量约 90000 。

布氏鲸小档案

布氏鲸出生约四公尺长,成体约十五点五公尺,雌体较大,体重二十至二十五公吨。 布氏鲸特徵是从气孔到喙端有三条隆脊,全身暗灰色,腹部较白,鲸鬚板片粗糙呈深蓝灰色。 其经常单独一只或小群出现,雌性每两年生产一次,怀孕其约一年,北半球族群多在秋天产。经常接近船舰,所以也便於观察特徵。 布氏鲸在外观上和塞鲸相近,另也常被误认为小鬚鲸、长鬚鲸。通常外海的布氏鲸比沿岸的布氏鲸体型大,疤痕较多,鲸鬚也较长、较宽,现存的九万知识非常粗略的估计。对布氏鲸现所知仍不多,只知其偶尔会好奇接近船只,跟著船只打转或再一旁游行,有时会跃身击浪。摄食时,有突然改变方向的典型行为,游泳方式常让人物以为是大型海豚而非鲸鱼。 布氏鲸常出现在南、北纬四十度之间,且有可能有扩及有暖流经过的高纬度地区,然而布氏鲸喜好摄氏二十度以上的水温,因此南、北纬三十度间的热带及亚热带最常见,且常集中在某些特定地点,如日本、南非、斯里兰卡及西澳等外海。南极虾是其重要的食物来源,但更爱吃鱼类。

捕食瞬间

分布

布氏鲸布氏鲸

墨西哥最北部的下加利福尼亚州巴扎半岛附近海域,经常会发生海底“战争”。 在这场“海底战争”中,当枪鱼和海狮把成千上万条青花鱼和沙丁鱼驱赶到海平面时,突然就会出现一只巨大的、敏捷的布氏鲸鱼,在鱼群的最密集处张开大嘴将青花鱼和沙丁鱼连同海水一同吞下。 随着它的下巴合上,海水泡沫爆炸般四溅,鲸鱼巨大的尾巴左右舞动,仿佛要撕裂这些猎物。而周围的其它“猎手”也随时等候这条鲸鱼转身,以便能够享受其盛宴后留下的残羹冷炙。 这是摄影师道格·珀赖因在海底潜水拍摄马林鱼时所碰到的精彩一幕。

习性

布氏鲸在一个世纪前以一名挪威的捕鲸企业家命名的,布氏鲸属于须鲸类,它们依靠嘴巴过滤海水中的鱼类作为食物。据珀赖因介绍,布氏鲸并不是一种经常浮在海面上的鲸鱼,它的体表经常附着着一些浮游生物。实际上,它是一种圆滑的,具有掠夺性的鲸鱼,与其它须鯨相比,它捕食移动性更强,

珀赖因和他的同事是在拍摄枪鱼时发现布氏鲸的,他们还拍下了这只鲸鱼难得的照片。 珀赖因表示,在海底下碰到它们就像“在

布氏鲸布氏鲸张开大嘴进食的情景,嘴巴的内部结构显示它是一种须鲸。

大雾里见到一辆列车”,它在没有发出任何警告的声音下就出现在你的眼前,而你却不知道它从那个方向而来。

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对这种生物知之甚少。 由于它缺乏有价值的鲸脂,因此布氏鲸 并没有成为捕鲸者捕猎的大目标。它也没有引起科学家们足够的重视,部分原因是它比较难找到。

布氏鲸喜欢独自旅行或者小群出行,可以下潜到到海底1000英尺处。有关发现它的报道多出现于温暖的赤道水域。它们可能全年都在繁殖,并使用低频率的声音在很长的距离内寻找同伴。 据资料显示,布氏鲸呼吸程序少但是有规律,平均是在4到7次的喷气后, 就会进行约2分钟的潜水,最长潜水时间不超过 8 分钟。 它通常在高速游水后进行跃身击浪的动作,平均2至3次,但也有连续十几次的记录。

布氏鲸通常会以70到90度角跃出海面,在空中拱背后再落入海中。 它的鲸鬚的形状非常独特,既短且宽,颜色多呈现黑色或蓝黑

布氏鲸布氏鲸的日进食量为1300镑

色。它分布在热带、亚热带、部分的温带水域,现存数量约为90000只。 但是,有关它们的的活动细节、交配习惯以及种群数量,目前都没有准确的研究结果。 在蔚蓝色的大海中,布氏鲸无疑是相当神秘的一种鲸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