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复口吸虫病

最近更新:2023-02-01

复口吸虫病 Diplostomiasis

症状 鱼种急性感染时,在水中急游或上下往返挣扎游动,湖北复口吸虫致病鱼头部脑区和眼眶周围呈现明显的充血现象; 倪氏复口吸虫造成病鱼失去平衡能力,卧于水面或头部向下、尾部朝上,鱼体颤抖,并逐渐弯曲,短期内即可出现大批死亡。山西复口吸虫造成虹鳟焦躁不安,继而在水中打转,少数鱼体发黑,脑部和眼眶充血。慢性感染时,病鱼眼球混浊,呈乳白色,严重时眼球脱落成瞎眼。

危害性 复口吸虫病又称“白内障”、“瞎眼病”、“掉眼病”。能造成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尤以鲢鱼鳙鱼虹鳟为甚,引起二龄以上的家鱼和一龄以上的金鱼瞎眼、掉眼,影响健康。1983—1984年,在山西省虹鳟养殖场流行虹鳟复口吸虫病,造成虹鳟稚鱼大量死亡。

复口吸虫病复口吸虫病原体

1.湖北复口吸虫的尾蚴 2.湖北复口吸虫的后囊蚴

3.倪氏复口吸虫的尾蚴 4.倪氏复口吸虫的后囊蚴

病原 病原体为复口吸虫的尾蚴和囊蚴。我国常见的复口吸虫囊蚴有湖北复口吸虫 (Diplostomulum hupehensis Pan & Wang,1963)。挖出病鱼眼球,剪开眼球取出水晶体,剥下晶体外围的透明胶质,置于载玻片上,并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囊蚴。无显微镜时,将水晶体外围的胶质放在盛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稍加摇动,肉眼可以观察到游离在生理盐水中蠕动着的白色粟米状虫体。还可调查鱼池周围或水草上是否有椎实螺存在,有则取螺体回室内检查。方法是压破外壳,取出肝、肠等,加几滴水,用解剖镜或放大镜观察是否有尾部分叉、尾柄弯曲的尾蚴存在,并统计其阴、阳性螺的百分率。一般阳性率有20%~30%,即可见造成的严重危害。

防治方法 主要是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设法截断复口吸虫生活史的环节。杀灭椎实螺。放养鱼苗鱼种之前,用生石灰或茶饼彻底清塘,杀灭椎实螺。每公顷水深1m时,用1 500~1 875kg生石灰或750kg茶饼清塘。发病鱼池,用0.7×10-6浓度的硫酸铜全池遍洒,24h内连续泼洒两次,可杀死椎实螺。也可用水草诱捕椎实螺,即将苦草扎成把,放入池中,第二天取出,置于日光下暴晒,晒死椎实螺,这样连续诱捕数天,也可清除大部分椎实螺。枪击鸥鸟。驱赶在鱼池上盘旋的鸥鸟,可减少复口吸虫病的发生机会。

复口吸虫病复口吸虫的生活史

1.寄生在鸥鸟肠内的成虫 2.虫卵 3.毛蚴 4.孢蚴 5.尾蚴 6.在鱼眼内发育的后囊蚴

鱼病的种类、特征和治疗相关技术

中华鳖病毒病
鲤痘疮病
弧菌病
细菌性烂鳃病
水霉病
鳃霉病
车轮虫病
鲢四极虫病
鲢疯狂病
锥体虫病
头槽绦虫病
血居吸虫病
复口吸虫病
鲺病
对虾病毒病
青鱼出血病
竖鳞病
细菌性肠炎病
小瓜虫病
斜管虫病
鲤单极虫病
银鲫碘泡虫病
草鱼饼形碘泡虫病
鳗居线虫病
鲤长棘吻虫病
指环虫病
中华鳋病
鳗鲡出血性开口病
草鱼出血病
打印病
毛管虫病
半眉虫病
肤孢虫病
鳗鲡两极虫病
艾美球虫病
鱼波豆虫病
似棘吻虫病
鲤蠢绦虫病
三代虫病
狭腹鳋病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细菌性败血病
赤皮病
杯体虫病
石斑鱼瓣体虫病
尾孢虫病
鳙碘泡虫病
颤动隐鞭虫病
鳃隐鞭虫病
嗜子宫线虫病
侧殖吸虫病
鱼怪病
锚头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