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河蟹养殖池中青苔的控制方法

最近更新:2023-01-31

近年来,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正在不断扩大和提高,亩产量也有所增加,但每亩养殖水面所获得的养殖效益却不尽相同,低的只有1000多元,最高的可达万元左右,一般为2000~5000元。造成养殖效益出现巨大差别的原因,除了河蟹养殖过程中的生态条件、营养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同外,还与技术措施的运用合理与否有着较大的关联,如蟹池中青苔 (水绵)的控制技术应用是否得当,对河蟹苗种成活率和养殖效益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

蟹池中青苔大量繁衍是最为常见的危害之一。造成青苔在蟹池中蔓延的主要原因有:

1.水位较浅和光照较强:2~4月是水草发芽期和早期生长阶段,为保证水草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并正常发芽和生长,通常采用低水位种草的方法,将水位控制在10~20厘米,该方法被认为是水草种植过程中促进水草发芽和生长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但如果水草培育过程中长时期保持较低的水位,青苔必将大量暴发,严重时池塘水向的青苔覆盖率可达90%以上,当青苔过度生长后出现发黄死亡时,所引发的蟹病最终将导致养殖产量和效益的降低。
2.水源中滋生有较多的青苔:蟹池进水时,水源中的青苔随水流进入池塘并大量繁衍。
3.大量施肥:若水草长势不够理想或发现青苔已有所发生,采用大量施肥的方式进行肥水,施肥后青苔的生长加快,因此肥料施得越多,青苔就长得越旺,直至全池泛滥 。
4.过量投饵:投饵时未能把握池塘生态、天气变化和河蟹体质状况,盲目投喂使饲料过剩后沉积在池底,发酵后引起青苔的滋生。
5.清塘不彻底:若前年发生过严重的青苔问题,翌年养蟹前又未能清塘或晒塘,此类蟹塘的青苔发生率极高,危害程度也较大。
6.其它:乱用药物造成水质污染,施用碳铵、过量施用磷肥和施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使生态受到破坏,或在移栽水草时将青苔带入蟹池中造成青苔泛滥等。
当青苔大量发生时,考虑到蟹池中有大量的水草需要保护,因此常用的硫酸铜及含除草剂类药物 “青苔宁”等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养殖户采取的最简便措施是
用人工捞除的方法进行清理,而捞青苔的同时往往会加快青苔碎片的扩散,实际效果并不好,因此青苔的控制应重在预防。常见的控制方法有:
1.蟹池最好在水草种植和蟹苗放养前干塘曝晒1个多月,以降低青苔的发生概率。
2.在清塘时每亩用I.5千克硫酸铜溶于水中后遍浇池底及池坡,3~5天后每亩蟹池再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水后的乳液全池泼洒,以中和硫酸铜。经过此法处
理的蟹池,只要管理得当,一般很少会有青苔发生。
3.水草种植时可施用尿素3~5克/米3(i0厘米水深时,每亩施用尿素0.2~0.4千克),一则可促进水草生长,二则可以适度肥水,防止青苔的发生。
4.水草种植后采用低水位催芽,但随着水草的生长应及时加高水位,长江流域在4月中下旬时池水深度不应低于40~50厘米,5月中旬时不应低于60~70厘米。
池水水位必须随着水草的生长逐步加高,以防止青苔的滋生。
5.蟹池初次进水时,若发现水源中有较多青苔时,可转为从养鱼池中进水,养鱼池水有一定的肥度,不利于青苔生长,是防止早期发生青苔的有效方法之一。
6.施用经过发酵的有机肥不仅有利于杀灭肥料中的致病菌,而且有利于提高肥效和防止青苔的发生。若水草生长不良时,可施用生物有机肥,用量为每亩30~60
千克 (水剂),干品为5~10千克。
7.河蟹饲养过程中应合理投饵,防止饲料过剩,所投喂的饲料必须保持新鲜,以免饲料变质污染水体。
8.若青苔已经大量发生,除人工捞除以外,也可以在青苔集中的区域直接将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泼洒在青苔上进行杀灭,并在3~5天后泼洒生石灰一次,用量为5千克/亩。
用上述方法对蟹池中的青苔进行控制和治理,一般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