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鹧鸪菜再生苗育苗

2023-03-06

鹧鸪菜属于红藻门、红叶藻科、鹧鸪菜属。藻体暗紫色,窄叶形,个体较小,一般长2~3厘米,最长4~5厘米,丛生,不规则叉状分,枝分枝基部略缢缩,在分枝点的腹面长出毛状假根,以此着生在岩石上,产于我国东、南沿海,一般多生长在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的中、高潮带的岩石上,防浪堤以及红树皮的阴面,为一种泛亚热带性的海藻。鹧鸪菜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药用海藻。鹧鸪菜具有较强的再生力,其叶状体不同部位的切段培养均能获得再生植株。

种藻来源 采自海区自然生长的鹧鸪菜叶状体,将其洗去污泥杂藻,然后取其一部分放在大培养缸中冲气培养,其余部分阴干装袋冷藏备用。

培养液制备 将过滤海水加热至80℃左右,取1000毫升消毒海水配成含NO3~N8ppm;PO4~P0.8ppm培养液,再添加EDTA~Na4毫克FeSO4·7H2O5毫克,这种培养液称之为氮、磷、铁培养液,鹧鸪菜微小组织块对培养液比重的适宜范围是1.010~1.025,最适比重是1.015,因此培养液的比重可调至1.015左右。

附苗器 可采用紫菜生产上常用维尼龙网绳或维尼龙中再混以10%的聚乙烯单丝制成的苗绳,微小组织块在附绳前,将苗绳洗净晒干或再用100ppm克多糖浸泡凉干附绳和育苗效果更佳。采苗前将凉干的苗绳缠在长方框架上制成条网,尽量使苗绳同在一个平面上,放入培养盘(箱)内待用。

微小组织块的制备 微小组织块是以细胞数为标准,其大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分辩,它有别于组织切段。从培养缸内选取健康未成熟的藻体,用毛笔充分洗刷干净,再用消毒海水冲洗2~3次,挤去大部分水分称重,然后粗切成0.5~1厘米藻段,放入组织捣碎机中调节转速约为12000~15000转/分,捣碎5~6分钟即可制成10~100个细胞左右的微小组织块。组织块的大小以50~100个细胞为宜,实验证明这样大小的组织块再生植株数和再生率均表现出最高值。

组织块附绳育苗 将制成的微小组织块,加适量的培养液冲稀,用滴管或喷雾器均匀地滴洒在预先备好的附苗绳上,保持湿润状态约两小时左右,再添加氮、磷、铁培养液,使其刚没过苗绳即可。附苗绳在盘(箱)内浅水平面静止培养15~20天左右,再生植株可达1毫米左右,最大可达2毫米,再生苗已较牢固附着苗绳上。再将其移养到较大水体即水族箱内冲气培养10天左右。可长成0.5厘米左右的再生苗,如移养到水族箱的冲气培养1个月左右则可长成自然界大小的成体。整个附绳育苗过程可在常温和自然光条件下进行,水温在15~25℃,光照强度约1500~3000米烛范围内,均可进行再生苗附绳育苗养成生产,如果具有控温条件,可以全年生产。

鹧鸪菜微小组织块成株快,1周普遍成株,2周肉眼可见小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