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提高幼鳖成活率

2023-03-06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鳖的产卵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7月为产卵盛期。鳖卵的自然孵化期为70天左右,因此部分稚鳖越冬前的生长时期短,影响越冬成活率,特别是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孵出的稚鳖,体重3.5克左右,即进入冬眠期,由于身体弱小,经受不住漫长的冬眠,越冬成活率一般不超过20%。可采取两头加温等方法,以延长生长期、缩短冬眠期,提高出壳较迟的稚鳖的越冬成活率。

培育池 利用室内养鳗池作为稚幼鳖培育池。池中央水深70±10厘米,池边水深为40±10厘米。每池安装水车式增氧机1台。稚鳖越冬时池底铺0~25厘米厚的壤土,覆盖3/5的池底面积。

培育技术 9月下旬,水温23℃左右时放养,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3.9克/只的鳖118只。放养3日后开始加温,升温速度为每日3℃左右,2天后温度达到28±1.5℃,保持24天,停止加温,并去除用以保温的塑料薄膜,让温度自然下降,鳖即进入冬眠期。这时,鳖平均体重已达到8.2克,比加温前增长了1.1倍。这一时期要补充水量,保持培育池水位,保持较为稳定的越冬环境。4月下旬开始第二次加温,升温速度仍为每日3℃左右,直至达到28±1.5℃,保持30天,至5月下旬停止加温。起捕后分池饲养,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9.1克/只的鳖11.8只,每平方米规格为10.9克的鳖放养9.3只,放养后的饲养管理工作一是投喂,饲料种类有鲜鲚鱼、养鳗用配合饲料以及少量蝇蛆,投喂时间为9:00、15:00、22:00。鲜鲚鱼的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3~6%,养鳗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2~4%。饲料投放在培育池中央的食台上。每天上午换水1次,在8时左右进行。换水前先开动增氧机15~25分钟,使沉积在池底的排泄物与残剩饲料随水流旋转而而聚集到池中央的排水口,然后停机排污,并换入新水,每次换水量为21~28吨,占总水量80吨的25~35%。每隔15~20天,彻底换水1次,同时洗刷池底。用生石灰(20ppm)及漂白粉(1.5~2ppm)交替全池泼洒,每半月1次,对水体进行消毒,又有改善水质的作用,必要时在配合饲料中混入畜用土霉素投喂,以控制鳖病的发生,保证幼鳖正常生长与成活。养鳖池中放养青萍(紫背浮萍)可为鳖提供隐蔽而安静的环境,避免其互相堆集、嘶咬,而且青萍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可以减少交换水量,还可定期捞取作为鱼饲料。每平方米的培育池1次放养青萍70克,以后每周捞取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