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牛蛙

最近更新:2023-01-31

目录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简介

牛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因其鸣声宏亮,酷似耕牛,故取其名。牛蛙原产于北美洲,是食用蛙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一般个体1千克左右,最大个体2千克多。具有生长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除其肉可食用外,皮可制革,脏可制药。

形态特征

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头部宽扁,口端位。头部背面有小鼻孔一对,与口腔相通,起呼吸和嗅觉作用。眼球位于头部两侧,外突,分上下两部分,又谓上眼和下眼。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起保护眼的作用。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褐色,腹部灰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白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性成熟的个体更为突出。两眼之后各有一耳鼓膜,辅助听觉。四肢粗壮,前肢稍短,有4趾,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谓之婚姻瘤;后肢较长大,有5趾,趾间有蹼相连。臂部肌肉发达,跃跳有力。雄性耳鼓与眼径分别较雌性大1倍。雌性咽喉处肤色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雄性咽下有2个声囊,鸣声宏大;雌性1个,鸣声低沉。雄性前肢第一趾内侧有一婚姻瘤;雌性没有。

生活习性

多生活于湖泊、港湾、水沟、池塘及稻田内,尤以水草繁茂的地方居多。通常身体沉没于水中,仅将头部露于外面。生存温度10~40℃,低于10℃,便会转入穴居生活,最适水温15~20℃。

食性特点

以活动的动物性饵料为食,不吃死饵,如小鱼、小虾、螺、蚱蜢、蝼蛄、巨蛾、蝇蛆等在活动时会被捕食,静止不动则不会被捕食。此外还有种内相互残杀,弱肉强食现象,但只有在饥饿时才会发生。其食量很大,最大食量可达到本身体重的同等重量,甚至还会多 一些。

繁殖习性

在优良的条件下,当年即可达性成熟,成熟体重在300克以上,但以2~4龄个体怀卵量最多,最多可达5万粒以上。产卵繁殖季节随气候条件而异,最适温度为24~28℃,产卵季节,雄蛙频繁鸣叫,诱雌蛙接近,然后雄蛙跳上雌蛙背部进行刺激,以达到同生产卵排精,精卵在水中结合。一般个体产卵2万~3万粒,最多可达5万粒。

生长

生长速度快,从受精之日起,经过蝌蚪期变态而为稚蛙,稚蛙当年即可达到200克以上,满1龄可达300克以上,最快可达400克,2龄个体一般为40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稚蛙以5~8个月后,100~450克左右的幼蛙生长最快,500克以后,生长速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