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牛蛙养殖

最近更新:2023-01-31

蛙池结构 蛙池面积2~4平方米,主要分为栖息台(即饵料台)、水沟及池墙3部分。栖息台占蛙池面积的60%左右,台面要求平整,能保持1~2厘米的水。水沟深约30厘米,宽30~40厘米,至少是2条沟在左右2边,也可3条沟或圈通成4面沟,约占蛙池面积的40%。池墙高1.5米,可兼作蝌蚪培育池。砖砌或石砌,水泥抹面。供水系统可以是固定的管道,也可以临时用橡皮管移动加水。排水管则应在建池时固定下来。最好把饵料台面的排水管与水沟的排水系统(排水孔)分开来,这样,饵料台面的污水可直接排出池外,不致因流经水沟而污染沟中的水。

放养 当幼蛙即将完成变态而尾巴尚未消失前,将其移入幼蛙培育池。此时每平方米放养130~150只。水沟中可以放些水浮莲、水花生之类的水生植物,使幼蛙慢慢适应新的环境,2~3天后捞出,幼蛙只能栖息在饵料台上,开始投饵驯食。

投饵管理 幼蛙完成变态后即需摄食。此时最好投喂活的动物,如蝇蛆、蚯蚓、蛞蝓等,3~4天后拌投一些剪碎的鱼干等供诱食。约半个月后可全部用鱼干或颗粒饵料代替。幼蛙早期每天至少投饵2~3次,以后每日2次。在没有冰冻冬眠的南部地区,春初冬末的中午,如牛蛙还会摄食,每2~3天投喂1次。每次投饵前,务必将饵料台上水排除掉,初期投喂活的动物时饵料台可以不注入水,但每次投饵前,仍要洗刷干净。蛙池上应设置有遮阳物或种植一些瓜果植物,避免阳光暴晒。及时提大留小、分级饲养,平时排除污水和洗刷蛙池是主要的防病措施。每半个月用漂白粉(水量的1~1.2ppm)作1次全池消毒。结合管理工作,观察蛙的活动和摄食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治疗或其他相应的措施。

增产措施 利用土质池塘培育大规格苗种,土池面积几十至上百平方米,以施肥为主,每平方米放蝌蚪200只。控制初秋以后蝌蚪的发育并让其越冬。春初再强化培育,6月初变态后饲养至年底或翌年2、3月,均可上市销售。洞穴越冬要避免池水淹没洞穴,保持洞内湿润。在越冬前将背风向阳的地方挖若干个洞穴,并设置挡风屏障。整个越冬期间要严防鼠害入侵。水底越冬要保持水位在1~1.5米之间,池面上要搭保温棚,以防霜冻。同时要保持水质清新,水位稳定。坚持每日巡塘1~2次,以便及时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