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文蛤池塘暂养

2023-03-06

位置选择 文蛤暂养池塘建在能进到新鲜海水的海堤内外或对虾场蓄水河边。无工业污染和大量淡水注入的地势平坦处。

池塘建筑 平地筑池,池深0.5米,池底平坦。倾斜度5%左右,池形东西走向,长方形为宜。池埂宽1米,高0.5米,用水泥板或塑料板护坡、防塌和泥土流入池内,一只池以1亩为宜。池底夯实,铺设滩涂砂30厘米左右。设主进排渠道,各池塘两端设有进排水小涵闸,或池的一端设高位(离地高0.5米)塑料进水管,一侧数10个孔,进水时充分曝气,增加氧气。

暂养时间、密度 池塘暂养比滩涂暂养推迟进行,一般池水表层最高水温不超过25℃,冬季不低于5℃。10月底可进池暂养,投放密度,随水温下降逐渐增加。水温25℃,每亩不超过2吨;水温10℃每亩5吨;5℃时最高可放文蛤6~8吨。水温高,暂养时间要短,随进池暂养随取捕出口,间隔2周。水温低,可暂养1~2月之久。

管理 换水视水温变化灵活掌握,一般每日1次,日换水量80%以上,水温25℃时,每日1~2次,水温10℃以下间日换水。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循环换水,水深一直保持30厘米以上,谨防“浮头”。池塘水体浅,环境条件差,青苔易发生,必须及时清除。若青苔覆盖后文蛤易窒息死亡;池水硅藻,大量繁殖,导致表层水面隔绝空气,引起文蛤缺氧“浮头”,应用“捞海”及时捞取。每次文蛤取捕完,整个池底的砂要彻底翻松、曝晒,让文蛤排泄物充分分解,保持池塘底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