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脉红螺自然海区人工采苗

2023-03-08

脉红螺属于骨螺科、红螺属中的一种。在黄、渤海沿海均有分布。贝壳较大,通常高104毫米(大者高140毫米),宽84毫米,壳质坚厚,肉食性,双壳类是其主要食物之一。但其足部特别肥大。

繁殖习性 产卵水温幅度为19~26℃,其中最适宜水温为22~24℃,在23~26.5℃的水温条件下,从产卵到幼螺在海水中浮游需要20~31天的时间。适宜盐度为30‰左右。从潮间带至水深20米岩石岸及泥沙质的海底都有栖息,并且在沙质或泥沙滩生活的多附着在其他物体上。该属为肉食性,常用吻穿凿其他软体动物而食其肉。

采苗方法 与栉孔扇贝和魁蚶人工采苗方法大体相同。采苗器材主要是网袋和养殖网笼;网袋的制作和附着基的填装方法同栉孔扇贝和魁蚶自然海区人工采苗的网袋制作方法和填装方法相同;投放采苗器的时间从7月10日至8月30日每隔10天投放一次采苗器,采苗袋的投放为每吊20袋,水深为1.5米至3.5米,采苗网笼借助海湾扇贝养殖网笼,根据不同时期倒换网笼再投放入海中来确定投袋时间。

在产卵盛期过后至浮游幼体高峰期出现之前这段时间投放采苗器,采苗数量最多,因此,掌握好采苗期是取得采苗高产的重要环节,所以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抓住生产季节。

采苗器与采苗场地选择 凡是能够被贝类附着的网袋或网笼都可以做为脉红螺的采苗器。在采苗器中,牡蛎壳、扇贝壳、旧网衣或纱窗网等都可以做为附着基。由于脉红螺栖息场所多在生有凹线的贝类等上面,且以其为食,所以力求附着基表面粗糙;旧网衣或纱窗网等虽然表面光滑,但因同时期附有其它贝类等,也就成了表面粗糙的附着基。另外,直接采用贝类养殖网笼,一方面进行贝类养殖,另一方面采集脉红螺苗种,这样可一举两得。

较理想的采苗场地除盐度、温度等条件适宜外,还应选择亲螺资源丰富,在脉红螺自然繁殖区附近,海区中脉红螺浮游幼体多;水流畅通且有回流的地方,这样脉红螺幼体流失少,附着机会多;水质肥沃,水中饵料生物丰富,特别是贝类养殖筏区的外围,风平浪静的近海或内湾海区。

附苗后管理 采苗器下海1个月后,要检查附苗量和分布情况,同时进行附苗个体测量和采苗器中饵料生物量的检查。随着脉红螺幼体附着后的生长,其摄食能力增强,如果采苗器中有足够的供脉红螺生长用的饵料,可继续暂养至秋末,甚至越冬;如果无足够的饵料且附苗量又多,则应从采苗器中取出,按一定数量分笼,并投饵越冬,如果采苗量较少,则集中分养,以便回收器材,减少器材损失。如果借助贝类养殖笼既养殖其他贝类又采集脉红螺苗种的情况下,应在9月中下旬就开始着手收集,分笼投饵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