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锯缘青蟹养殖

最近更新:2023-01-31

青蟹生长周期短,增重快,一生脱壳13次,每脱壳1次体重增加1倍左右;对饵料的选择性不强,养殖成本低,投喂低值贝类、下杂鱼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用现有虾池改造为养蟹池塘,可大大减少大面积开发蟹池所需资金。青蟹活运成活率高,在市场上易做到鲜活销售。广西青蟹养殖存在着两个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养殖苗种短缺,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苗种主要依靠天然资源。多年来由于捕捞过度,蟹苗天然资源逐年下降,蟹苗价格浮动很大。由于不同海区的海况不同,购回的蟹苗在广西海区养殖往往不适应,成活率低,生产者蒙受损失。二是每年的雨季和6~9月份高温季节,青蟹因疾病流行而大量死亡。常见的青蟹病有:青蟹甲壳病、青蟹豆芽状寄生虫病、青蟹黑鳃病、白芒病等。饱水病(水肿)在雨季也常有发生,这是由于青蟹长时间处于海水比重低、渗透压失调而引起的。

建立青蟹人工育苗场,从根本上解决蟹苗短缺的问题。保护青蟹自然资源。鉴于天然蟹苗屡遭滥捕,现在往往因池塘水质变坏或饵料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青蟹会逃逸现象,应安装防逃设施。防逃措施是在排水闸门安装2目平板式铁丝网,闸门上方再加装一个向内倾斜60度角的闸门帽盖,阻止青蟹从闸门爬离池塘。池塘四周铺设高33~50厘米沥青纸或木板(或塑料板、石棉瓦),与堤基成60度角固定埋入土中5~10厘米,上方向池塘倾斜,可防止青蟹从堤基逃跑。在池底适当铺设隐蔽物,可减少种间、种内相互残杀。根据对虾、青蟹的生长特性及环境的要求,可在池底铺设“蟹屋”或其他隐蔽物,使脱壳的虾、蟹在隐蔽场所内安全渡过脱壳关,并减少虾蟹相遇残杀的机会。实行虾蟹混养或对虾—鲻—青蟹套养,显著地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混养或套养可充分利用池塘的生态环境,在池塘中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对饵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青蟹吃剩的残饵,对虾可以利用,而对虾吃剩的残饵青蟹又可以摄食。所以,按一定的比例在同一池塘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多品种混养、套养,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能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较高的产出。在虾蟹混养池中套养细基江篱,既能增产江篱,又能净化池塘水质,同时又可有效地阻止虾蟹相互残杀。

严格控制放养密度,鱼虾蟹苗搭配适当。放苗密度及规格、比例应根据季节、池塘水质标准、饵料供应、计划产量等因素而定,一般亩放养量为:3厘米以上虾苗4000~5000尾;4~5厘米壳宽蟹苗400~500只;3~4厘米长的鲻鱼苗300~500尾。

做好放苗前的清池毒塘和放苗后毒塘工作。清塘时用生石灰或茶子饼消毒,杀灭其他野杂鱼,用2ppm敌百虫杀灭五须虾。放苗后要用40~60目尼龙网袋滤水,避免野杂鱼卵或五须虾和幼体随水入池塘。加强投喂管理,尽量多喂低值的带壳鲜活贝类,少喂下杂鱼,可减少、抑制野杂鱼和五须虾的繁生。对池塘中繁生的五须虾,坚持每天用缯网捕捞消除。

对青蟹实行轮捕轮放,捕大留小,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青蟹在池塘中饲养时间过长,达性成熟后,其体形体质变化。如雄蟹性成熟后经过多次交配,原来较为肥满的体形变得消瘦而失去商品价值。同样雌蟹交配后,受精卵发育成熟后排出体外,粘附在腹部附肢上,成为抱卵蟹(挂花蟹)而推动膏蟹的商品价值。因此,抓住时机轮捕轮养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在虾蟹疾病的防治上,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要做到放养前清淤和药物清塘。苗种下塘前要消毒处理,可用10ppm高锰酸钾药浴5~10分钟。加强换水工作,保持水质清新,不投喂腐烂变质饵料。投喂鲜活饵料要用海水冲洗后再投喂,同时要定期投喂土霉素药饵或其它药饵。高温季节疾病易流行,在小潮期间,池中采用定期定量漂白粉挂袋,以防疾病滥发。大雨季节要注意池水比重变化,及时调节比重以防白芒病、饱水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