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河蟹疾病防治

最近更新:2023-02-01

聚缩虫病 病蟹的关节、步足、背壳以及额部和鳃上都可附着聚缩虫。行动迟缓、摄食强度小、发病时间在5~7月份。池塘生态较差;养殖密度较大,长期不换水是此病的诱因。防治可在放蟹种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平时注意注、换水;合理投饲、及时清除残饵。已经附着感染病原体的可用0.25~0.6ppm的硫酸铜全池泼洒。但注意鱼蟹混养池中忌用。河蟹蜕壳后,彻底换水。

青苔着生病 病蟹的颊部额部及步足的底,基关节处甚至鳃上,均可附着。行动艰涩,很少进食,严重的堵塞进出水孔,使河蟹窒息而死。春季为盛。中性偏酸,较肥的水质,含氮量较高的水源是此病的直接诱因。防治可在局部泼洒0.8ppm的硫酸铜。但临近蜕壳期间忌用。局部直接泼洒20ppm的生石灰水于青苔上。在进水口设小型沉淀池,便于用水草或网布过滤。忌用农田肥水。

中毒症 病蟹活动失常,死后蟹体僵硬弓起,脐离胸板下垂。解剖可见鳃或肝脏明显变色。水质恶化,或误用腐败水质,导致氨气、硫化氢气体产生;药物使用不当等都能引起中毒症发生。防治可经常换水,平时可施生石灰以改良水质。②用药时一定要掌握适当的浓度。一旦发现该症状,必须彻底换水。

腐壳病 病蟹先从步足指节尖端破损腐烂成黑色斑点不久尖端腐蜕,然而步足各节及背甲甚至胸板也出现白色斑点,渐而变黑,甲壳侵蚀成洞,并可见肌肉或皮膜。轻时,对蜕壳生长影响小,严重时导致河蟹死亡。这是种细菌性疾病,池壁或池底太硬,使蟹步足尖端破损感染而产生。经常注、换水,使水体pH值保持在7.5~8。在大量感染此症时,在饵料中配入磺胺药,做成药饵投喂。外用2ppm的漂白粉消毒。使用漂白粉时,不超过5ppm,蟹种则(30克/只以下)不宜超过3ppm。

蟹奴寄生病 病蟹的腹部附肢、胸板等被蟹奴寄生。体质逐渐瘦弱、性腺不能成熟。即使河蟹蜕壳成功但病原体(蟹奴)也不能蜕去。肉眼可见寄生处有点状白色晶体,8月份为甚。防治可用较高浓度的漂白粉、生石灰彻底清除。用针挑破囊体然后用0.8ppm硫酸铜浸浴30分钟,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