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胡子鲶池塘养殖

最近更新:2023-02-01

胡子鲶在天然水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捕食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最喜食腐烂的蛋白质食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食动物内脏、蝇蛆、蚊虫、猪粪、饼粕、糠麸等。生长速度快,体长3厘米的鱼种,经2个月饲养可达0.5千克,3个月可达1千克以上,7个月可达1.5~2千克。种内竞争较激烈,饵料的质和量得不到保证时,从鱼苗到成鱼都会出现弱肉强食相互残杀的现象。

目录

人工繁殖

革胡子鲶在华南地区通常10个月达到性成熟,其他地区稍迟一些。产卵后的亲鱼经30天左右培育又可成熟产卵,每年可产卵4~6次,每千克体重每次产卵量为5.6~10.8万粒,繁殖季节一般在4~10月份,5~7月份是繁殖盛期,产卵期的适宜水温为20~30℃,卵属粘性卵,呈碧绿色,受精卵孵化适宜水温为22~31℃。亲鱼的雌雄鉴别看生殖器,雌鱼椭圆形而不游离,雄鱼呈尖管状而游离。此外,成熟的雌鱼腹部卵巢轮廓明显,有弹性,轻压腹部有碧绿色的卵粒流出,肛门不凹入。雄鱼一般到繁殖季节都达性成熟,但挤不出精液,肛门凹入,下腹平坦。

亲鱼越冬后,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及时选择亲鱼在池塘中强化培育,每亩放养800~1000千克,雌雄按1:1的比例塔配,投喂花生饼、麦麸等植物性饲料,搭配40%的动物性饲料,如蚕蛹、小鱼小虾、动物内脏、哈蚌肉等。投饲量以水温的逐步上升和摄食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加,最大投食量达鱼体重的10%。亲鱼下塘后经常冲水,保持水质清新,以助亲鱼性腺的发育。到繁殖季节选择成熟的亲鱼催情,催产剂多用鲤鱼脑垂体,雌鱼每千克体重注射5~6毫克,或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0~5000国际单位,雄鱼剂量的均减半。一般水温在25~30℃时,效应时间为8~12小时,亲鱼注射5~6小时后放入鱼巢,亲鱼产卵完毕后将鱼巢放入孵化池孵化。孵化池同时又是幼鱼培育池,一般是长方形的水泥池,池宽1.5~2米、宽0.4~0.6米,面积8~20平方米,采用微流水孵化,每平方米可孵化3~5万粒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为18~35℃,孵化时间在水温27~29℃时需25~22小时。仔鱼出膜后48~60小时开始投饲。从其他水域中打捞适口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无节幼体等喂养,补充蛋黄、猪血、动物肉末等饲料,饲料质优量足,成活率可达90%以上。经过5~7天培育,一般体长可达1.2厘米,此时应及时分塘进行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

以土池为宜,利于培养天然饵料生物,面积一般0.5~1亩,每亩放养量为15~20万尾。放养幼鱼前先清塘消毒,肥水下塘,幼苗规格要一致,防止相互残杀,在培育过程中施肥浮游生物,投喂鱼粉、糠麸、麦面等混合饲料,辅喂猪血、动物肉末、投饵量为鱼体重15%,培育12~15天,体长可达2.5~3厘米。饲料质优量足,成活率可达80%,反之,造成相互残食,成活率低于20%。

成鱼养殖

选择栖息层和食性有差异的品种,采取革胡子鲶与常规品种混养,有利于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提高经济效益。池塘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以粘性较强的土质为好,面积一般不超过5亩,塘基要求坚实不漏水,以利防逃,水深为1.5~2米。每亩放养规格为每尾7~10厘米的革胡子鲶鱼种1500尾或规格每尾3~5厘米的革胡子鲶鱼种2500尾。搭配混养规格每尾50~150克的花白鲢鱼种500尾,鲤鱼种200尾,规格每尾20克左右的鲫鱼种100尾,青、草、鳊鱼、不宜混养。饲养150~180天,可获亩产1500千克以上。其中革胡子鲶亩产1200千克以上。池塘要控制水位,防止革胡子鲶外逃。每天投饲两次,采取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投饵方法,投饲量依据水温和鱼类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饲料以麦粉、饼粕、糠麸等植物性饲料和小鱼小虾,河蚌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搭配喂养。投饵率控制在12~5%,动物性饲料随鱼体的增加投放比例逐步减少,动物性饲料占投饲量的比例前期为50%以上,中后期为30%,全年鲜动物性饲料占饲料总量40%。总料肉比一般为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