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德国镜鲤的引种养殖

2023-03-07

德国镜鲤原产于德国的巴伐利亚洲,于1982年5月从日本引进德国镜鲤第二代亲鱼的受精卵。

形态 该品种体侧扁,背高体厚,腹部圆无棱突,头较小,眼较大,侧上位。口前下位呈马蹄形,上下颌可伸缩具颌须2对。臀鳍起点与腹鳍基相对,第三根硬刺后缘呈锯齿状。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倒数第4~5根分枝鳍条下方,最后一根硬刺呈锯齿状达尾鳍基部。胸鳍末端圆,腹鳍尖末达肛门。尾鳍叉形。背鳍Ⅲ,16—25;臀鳍Ⅲ,5;胸鳍12—15;腹鳍8;尾鳍20—21;鳃耙21—25;脊椎骨32枚;咽喉齿3行,齿式为1·1·3/3·1·1。其明显特征是鳞片少,侧线上大者无鳞,只在背鳍前端至头部和背鳍下方两侧各有一行完整的鳞片,各鳞基均有鳞。活体为深绿色,体侧和腹部为浅黄色,离水死亡呈棕褐色。

养殖 生长速度快。1龄的德国镜鲤生长最快。德国镜鲤的个体增重快、亩净产量高,个体增重和群体产量不明显德国镜鲤雌鱼的个体生长比雄鱼快31~50%。

食性 咽喉齿发达、主行的第一主齿呈光滑的圆锥形,第二主齿粗大。在第二和第三主齿的齿冠上具有1—2个沟纹,其咀嚼器属野鲤型。鳃耙短小,呈三角形,排列适中,耙面具乳状突起。幼鱼阶段以浮游植物为主(绿藻门和硅藻门的常见种类占优势),其次是浮游动物(轮虫为优势种还有剑水蚤、秀体蚤),也食人工饵料。成鱼阶段主要以人工投饵为主。德国镜鲤的肠较短,肠长仅为体长的1.5~2.3倍。德国镜鲤应属于杂食性鱼类。

繁殖 池养德国镜鲤雌鱼3~4龄成熟,雄鱼则早熟一年,性比为1:1。雌雄鉴别同其他鲤鱼。5月中旬水温16℃时可催产。当水温20℃时受精卵约1个星期可孵出鱼苗。德国镜鲤体型好,纯度高、生长快,除了进行原种繁殖外还可用其做亲本进行杂交和三杂交,其子一代的个体生长和群体产量均高于双亲和墅鲤。利用德国镜鲤作母本,红鲤作父本进行杂交试验(下称杂交鲤);用镜荷鲤(单交种)作母本,德国镜鲤作父本进行三杂交试验(下称三杂交鲤);杂交子一代夏花至鱼种阶段与双亲和野鲤进行对比,其结果是杂交鲤的个体增重比母本高154.2%,比父本高142.8%,比野鲤高28.6%;群体产量比母本高230%,比父本高200%,比野鲤高56.9%。三杂交鲤的个体增重比母本高65.6%比父本高173.4%,比野鲤高14.6%;群体产量比父本高195.9%,比母本高57.1%,比野鲤高29%。鱼种至成鱼阶段与双亲的对比结果是,杂交鲤的个体增重比母本高30.6%,比父本高161.1%;群体产量比母本高33.1%,比父本高111.8%。三杂交鲤个体增重比母本高66.3%,比父本高39.3%,比野鲤高20.54%,群体产量比母本高49.3%,比父本高33.6%,比野鲤高11%。三杂交鲤与墅鲤的网箱养殖对比试验面积0.9亩,共24箱,其中4箱放养三杂交鲤,余下的放野鲤。在放养规格、数量饲料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三杂交鲤的平均箱产为2415.6kg,比野鲤箱产高137.5%。

疾病与防治 发生马口头槽绦虫病时,用90%晶体敌百虫和饲料制成药饵(饲料含药量为1/20)投喂三个疗程(每个疗程6天)死亡可大大减少。由于坚持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晒和药饵投喂,加之鱼类食性改变和个体增大,此病已基本杜绝。粘孢子虫病十分顽固,可用90%晶体敌百虫泼洒治疗,感染严重另外还发现有锚头骚病,鱼鲺病洞穴病等,但危害不大。

越冬与起捕 德国镜鲤适应能力强,耐寒性较高。秋片越冬成活率为95%,二龄鱼越冬成活率为91%;三龄鱼的越冬成活率为89%;德国镜鲤起捕率高,平均体重31.5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