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一龄草鱼种培育

最近更新:2023-02-01

水质饵料培育 4月上旬,将整修好的鱼种塘池水排至5~10厘米,亩用75千克生石灰,溶入池底四角小坑内,化浆全池泼洒。次日再用耙耙动淤泥,使石灰与淤泥充分混合。4月下旬,通过密网往水池中放水至1.5米,每亩施基肥400~500千克。用毛竹将水面分成十字形,分别放入芜萍和小浮萍种,每亩30千克左右。鱼种下塘前20天开始,每隔2~3天每亩用畜粪水30~40千克或1千克尿素,加0.5千克过磷酸钙稀释后,早、中、晚分别向全池泼洒1次,以加速芜萍和小浮萍的分裂繁殖。鱼种下塘前10~15天追肥1次,每亩250千克左右猪粪,以培养大量水蚤。在水质培育阶段,每天早、中、晚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发现蛙卵及时捞去。如出现蓝藻类大量繁殖,应用0.7ppm的硫酸铜全池泼洒。如有敌害生物,可用密网拉去。

夏花放养 主体鱼提前下塘,搭配鱼晚下塘。主体鱼用由第一批人繁草鱼苗培育出的夏花鱼种。草鱼鱼种在6月初长到3厘米,即可放养。团头鲂、鳙鱼和鲫鱼(搭鲫不搭鲤),囤养1个月后再放。鲢鱼种在8月中旬放养。

根据对草鱼出塘规格的要求不同,具体放养可采取两种模式:第一种,6月上旬放养5000尾草鱼夏花,到7月上旬,鱼种长至10厘米时,及时分成两塘稀养,同时搭配团头鲂、鳙鱼和鲫鱼。第二种,6月上旬放入5000尾夏花草鱼后,7月份不再分养,只放搭配鱼种,年底一并收获。用此法培育出的1龄草鱼种,次年需经成鱼池养成2龄大规格鱼种,在8月份,鱼病高峰到来之前将超同50克以上的草鱼种转入成鱼池内。

投饵施肥 草鱼夏花刚进入天然饵料丰富的新水体,摄食旺盛,生长速度快,不必控制其食量。约10天以后,原池内培养的天然饵料数量变稀,此时应从其他饵料池中捞取水蚤、芜萍进行投喂,并同时在搭有食台一侧的浅滩上增投菜饼糊。饼糊随喂随调,少放勤放,既要保持饵料终日不断,又要新鲜。饼糊的堆数每天逐渐减少(量不减)引向食台。后期,草鱼嚼食能力增强,天然饵料可逐渐改为紫背浮萍、轮叶黑藻或共他切碎的嫩水草。

随水温的升高,鱼的密度增大,夜间易缺氧。要适当控制草鱼摄食量,不吃夜食。草鱼饵料以嫩水草为主,菜饼为辅。另外投喂米糠,以供搭配鱼类摄食,促进它们的生长。8~9月鱼病高峰期来临。在控制草鱼食量的同时,开始投喂药饵,加强防病。9月下旬,水温开始下降,鱼病季节已过,此时可投足饵料让鱼日夜吃食,使鱼体生长肥满。再另施有机肥,促使滤食性鱼类生长。随着水温的下降,鱼类摄食和活动能力都降低,应逐渐减少投喂量,进入保膘阶段至鱼种出塘。

日常管理 早查鱼的浮头情况,午查鱼的活动情况,晚查水质;勤捞残饵,勤防鱼病,勤作记录。经常加注新水。通过投饵、施肥、加水来调节水质,保持水体清新。一般在放养早期,3~5天加水1次,7~8月份2~3天加水1次,每次5~10厘米。入伏后最好天天冲水。到9月底保持水位2.5米。

鱼病防治 鱼种下塘前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浴,以消灭体表寄生虫和细菌。7月中旬草鱼长到10厘米时,全部注射草鱼出血病组织灭活疫苗,防止草鱼出血病。年底冬放时,勿需再行注射。7月下旬、8月中旬和9月初,各用30ppm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1次,以改良水质,防止草鱼烂鳃病。从8月初开始,每隔20天,连续投药饵3天,以防止肠炎。药饵配制方法:每百千克鱼,用1克痢特灵溶于2.5千克水加10千克干大麦,待药液吸干后,再加2千克水,至大麦全部涨足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