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梭鱼

最近更新:2023-01-29

梭鱼 Liza haematocheila  又称鮻、肉棍子、黄眼梭、红眼梭、红眼鱼、赤眼梭、红眼鲻、斋鱼。

目录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简介

梭鱼属硬骨鱼纲、鲻形目、鲻科。系暖温性近海河口常见鱼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黄海、渤海数量较多。

形态特征

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短小而宽,背面扁平,吻端钝尖。口小,前下位,口裂略呈人字形,上颌中央有1缺刻,可与下颌中央突起相吻合。上颌稍长于下颌。上颌齿细弱,下颌无齿。眼较小,侧上位;眼间隔宽平,宽约为眼径的1.9倍之内;眶前骨末端在近口角处稍下弯,边缘有锯齿。前鳃盖骨和鳃盖骨边缘平滑。鳃孔大。尾柄粗,长为高的1.8—2.2倍。背鳍2个,分离。第1背鳍位于体背中间稍偏前,由4根鳍棘组成,前3棘粗,第1棘最长;第2背鳍位于第1背鳍末基与尾鳍基之间中央稍偏后,前缘有1棘,后缘微凹。胸鳍较宽长,侧中位,鳍条向下渐短。腹鳍较小,位于胸鳍起点与第1背鳍起点之间近中央下方,左右两鳍靠近,各有1棘。臀鳍始于第2背鳍起点稍前下方,两鳍近同形,后基近相对,其前缘有3棘。尾鳍浅叉形。体被大栉鳞,胸鳍基部上缘无长鳞。无侧线。体背灰青色,体侧淡黄色,上部具有几条黑色纵纹和许多斜横纹,腹部白色。眼晶液体呈红色。尾鳍、胸鳍淡黄色。其他各鳍均浅灰色。体长一般为20—40厘米。

吻短,体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呈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纵纹。各鳍浅灰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江河口附近和港湾内水域。有明显的趋光性及趋流性,常沿江河进入淡水觅食。初春晚秋季节常集群,游动缓慢。夏季鱼群分散,游动迅速,常跳出水面。冬季不活泼,清晨多在岩礁岸旁或烂泥底的海湾内集群,日出后鱼群渐散。喜结群在港湾、江河口及滩涂港汊等处产卵,幼鱼常集群溯游,进入淡水索饵。

梭鱼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北多,南少,性活泼,喜跳跃。栖息于河口及港湾内,并可进入淡水。幼鱼喜欢集群,有明显的趋光性及趋流性。梭鱼适盐范围为0~38‰,能在水温3~35℃的水域中生活,最适水温为12~25℃。

繁殖

梭鱼的繁殖季节各地有异,渤海湾为4月底到6月初,浙江为4月初至5月初。性成熟年龄雄鱼为2~3龄,雌鱼为3~4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硅藻和小型生物为食。人工饲养时可投喂米糠、豆饼及酒糟等饲料。每年定期结群到港湾河口处产卵。
主要食物为浮游动物、硅藻类、有机碎屑。2—3龄可达性成熟。生殖期4—6月。

其他

梭鱼常用刺网类渔具捕捞,定置网渔具可兼捕。肉质细嫩肥美,可鲜食。《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规定为重点保护对象,可捕标准以达到性成熟为原则。《辽宁省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实施细则》规定,最低可捕标准为体长30厘米。《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规定,最低可捕标准为体长30厘米。

梭鱼梭鱼

参考资料

水产百科:https://www.59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