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红鳍笛鲷

最近更新:2023-03-15

红鳍笛鲷      L.erythopterusBloch;Firespotsnapper

又名红曹、红鱼、红糟。

背鳍Ⅺ12—13;臀鳍Ⅲ8—9;胸鳍15;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51—52。鳃耙7+13。标本体长115—482mm。体长为体高2.3—2.7倍,为头长2.4—3.0倍。头长为吻长2.4—3.2倍,为眼径4.6—5.6倍。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大,吻钝尖。上下颌、犁骨、腭骨均具齿,上颌前端有4个犬齿,口闭时露于唇外。前鳃盖骨后下缘具细锯齿,有一浅凹。体被大栉鳞。侧线完全,侧线上下鳞列均斜向背后方。背鳍鳍棘发达,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无明显缺刻。尾鳍微凹。体鲜红色,腹部色浅。幼鱼背鳍前至吻部具斜黑带,尾柄上具鞍形黑斑。为暖水性海洋底层鱼类,栖息于30—90m水深处,摄食底栖甲壳类和小鱼,盛渔期7—9月,是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印度洋非洲东岸、红海,东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

简介

红鳍笛鲷属硬骨鱼纲 鲈形目(Perciformes)笛鲷科(Lutianidae)笛鲷属。南海经济鱼类之一。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自台湾海峡至琼州海峡以及海南岛和北部湾均产,以北部湾较为常见。

形态特征

红鳍笛鲷上下颌外侧具 1行圆锥形牙,内侧具绒毛状牙群。体被中大栉鳞,侧线上下方鳞向后上方斜列。体红色,尾鳍后缘黑色。幼鱼自吻部至背鳍起点具1黑色条纹,尾柄上部具1黑色斑纹。

生物学特性

红鳍笛鲷为暖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底质为泥、泥沙、贝壳和岩礁,水深20~130米的海区。幼鱼分布水深一般不超过40米,成鱼则多分布于40米以下。栖息的底层温度范围,一般在夏季为21~29℃,秋季为20~25℃,冬季为21~24℃,其中水温17℃适于幼鱼群体,20~25℃适于成鱼群体。栖息群体的密度与底质有关:泥底海区的鱼群较为密集,个体较小;泥沙底海区的鱼群密度较疏,个体较大;在底质为珊瑚及岩礁的海区,个体最大而鱼群分散。主要摄食虾、蟹、虾蛄、头足类等,也食小鱼,生殖期3~7月,盛期4~6月。分批产卵。怀卵量在体长400毫米者为100万粒,450~520毫米者为150~230万粒。卵浮性。卵膜光滑、 透明。卵黄呈梨形。无油球。卵受精后约18小时孵化。仔鱼生长较快,孵出后1个月可长达20~30毫米, 1龄鱼体长约200~300毫米。一般渔获物的体长为340~430毫米, 体重1.5~3千克。最大个体体长可达650毫米以上,体重6千克。以3~4龄为主。

生产

中国的主要渔场在北部湾的夜莺岛以南及东南一带,全年均可作业,盛渔期为2~5月及10~12月;闽南渔场的渔期在7~9月。渔具有多种,以底拖网为主。”红鱼延绳钓”是海南岛的传统作业方法,由一艘母船载25~36只子船,日间钓获的金线鱼等到夜间即被用作钓捕红鳍笛鲷的饵料。此外,海南岛还使用底层流刺网捕捞。

红鳍笛鲷肉质坚实,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味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