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泥鳅

最近更新:2023-06-23

泥鳅     M. anguillicaudatus (Cantor);Weatherfish

别名鳅、蝤、鱼鳅、鳅鱼、土溜等。 基本特征同黑龙江泥鳅。但本种的吻端至背鳍基部起点的距离为体长的53—61%。脊椎骨4+39—42。通常背部色深,腹部浅黄,散布有斑点或缺如。体长88—170mm。栖息于沟港、湖沼、池塘、稻田的水底,水温过高或过低时潜入泥中;除用鳃呼吸外,还能行皮肤和肠呼吸,当天气闷热,水中溶氧低时便浮至水面吞进空气,再从肛门排出废气。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昆虫及其幼体、扁螺及高等植物碎屑为食。适宜温度25—30℃,水温达15℃时摄食量开始增加,25—27℃时捕食强烈,生长迅速,超过30℃时,食量减少。产卵期的雌鱼摄食量比其平时的大,也高于同体长的雄鱼;2冬龄鱼成熟,4—9月为产卵期,6—7月为产卵盛期,水温为25、26℃时,亲鱼产卵于浅水、水草等处,卵径1.1—1.4mm,黄色,粘性弱;水温20—30℃正常孵化,刚孵出的仔鱼体长3mm,一个月可长至3.5cm,一年可长至8—10cm。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素为群众喜爱,又是我国水产出口品种之一。在自然界,泥鳅不仅分布广,数量多,而且个体也较大,近年正积极发展泥鳅的养殖。泥鳅的药用价值在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即有记载,对于治肝炎、小儿盗汗、皮肤瘙痒、跌打伤、手指疔、阳萎、乳痈等病,都有一定疗效。分布于我国辽河以南至澜沧江以北广大地区以及台湾和海南岛;日本、朝鲜和越南等也有分布。

简介

泥鳅泥鳅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为普通小型食用鱼类。日本已把泥鳅作为人工养殖对象,近年来我国也已开始进行人工养殖。

形态特征

泥鳅体长,圆桶状,头尖,眼小,口小。呈马蹄形,触须5对。泥鳅常栖息于静水底层,昼伏夜出。

体细长,圆筒形,尾部侧扁。口呈马蹄形。有须5对,最长的口须向后伸达或稍超过眼后缘。胸鳍远离腹鳍,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有明显的隆起棱。鳞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体侧灰黑色并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鳍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背鳍及尾鳍具黑色小斑。其他各鳍为灰白色。

分类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

分布

在我国除了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河川、湖泊、塘堰、沟港、水库和稻田均产。

生活习性

多栖息于底泥较深、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池塘、沟渠、稻田等小型水域中;喜欢中性和弱酸性土壤;平时活动于水的底层,有时也潜入泥中,属于温水性鱼类,生活最适水温为20~30℃。泥鳅的适应性很强,它不仅能用鳃呼吸,而且还能用皮肤和肠呼吸,特别是肠呼吸更是本种鱼的特长。当水温高、气压低,或鱼的密度过大而发生溶氧不足时,泥鳅就进行肠道呼吸。冬天水干涸后钻入泥中的泥鳅,靠湿润的环境进行肠道呼吸,也可长期维持生命。

食性与生长

杂食性鱼类。幼鱼期主要吃动物,以后逐渐转向杂食,成鱼以植物性食料为主。泥鳅在水温15℃以上开始旺盛摄食,以25~27℃摄食最盛,30℃以上开始减退。平时主要在夜间摄食,生殖期则在白天摄食,且比平时摄食量大,雌鱼尤其这样。

泥鳅的生长较慢。春季孵化的鱼苗,当年秋季一般体长达到5~7厘米,体重2~3克。孵化后9~10个月,体长达9厘米,体重达5~6克之后,雄鱼生长开始落后于雌鱼,同时形态上也表现出性别差异。这时便转入成鱼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因地区而不同,一般是从4月到8月,而以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上下),最盛。每次产少量卵,多次才能全部产完。在水温较低的前期,多在晴天的早晨产卵;在水温已升高的后期则多在雨后和晚间水温较低的时候产卵。稻田和沟渠的泥鳅多在雨后或灌水时有新鲜水的浅水处产卵;湖泊、水库中的泥鳅,产卵时多游向附近的稻田、小河或渠道。产卵时数尾雄鱼追逐一雌鱼,并不断用嘴吸吻雌鱼的腹部和胸部。在此过程中,一尾雄鱼很快(1~2秒钟)将身体缠在雌鱼肛门稍前的腹部上,压迫雌鱼产卵,同时放出精液,完成受精;雌鱼在2~3分钟内,连续如此产卵数次。卵子黄色,半透明,直径1毫米左右,微粘性,很容易脱落,但落下后仍能正常发育,直到孵化。

泥鳅泥鳅

营养价值

 

泥鳅,在众多人们的印象中,是个非常丑陋的家伙,但现在它们的受关注程度绝不亚于那些名贵和美丽的鱼类。或许人们还不了解,泥鳅家族的某些成员也是令其它同类羡慕的“鳅美人”,随着宠物时尚的到来,它也成了办公室一族的新宠。
一直以来,泥鳅都是深受人们青睐的美食,因此,民间素有“天上斑鸠,地下泥鳅”之说。天热时节,泥鳅更是受到国内外食者的推崇,赞扬它是“水中小人参”。这些都足以说明泥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有关数据显示,每100克泥鳅的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8.4~22.6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1.7克,灰分1.8克,维生素A14微克,硫胺素0.10毫克,核黄素0.33毫克,尼克酸6.2毫克,维生素E0.79毫克,钾282毫克,钠74.8毫克,钙459毫克,铁3毫克,锌2.76毫克,磷243毫克,硒35.30微克,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比鲫鱼、黄鱼、虾类高,维生素A、C也较其它鱼类高。其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其所含的脂肪则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所以它的营养价值在鱼类中名列前茅。由于其所含营养成分丰富,固是大补之物,儿童多食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也为男子滋补佳品,能强精壮体,迅速恢复体力;除此之外,泥鳅还具保健养颜、防止衰老、润滑皮肤等功效,更是众多爱美女性的首选。
或许是它的美味注定了它的命运,在以泥鳅为主要原料烹制的菜肴中,“泥鳅钻豆腐”可谓是一种经典的“残忍”美食。初识“泥鳅钻豆腐”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当服务员把热气腾腾的“泥鳅钻豆腐”端上来时,大家的目光全都聚集在里面那几块豆腐上,有的露着小泥鳅的头,有的露着尾巴,虽然看起来美观,但究其制作过程,可谓残忍至极。
至于这道菜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相传过去祖居周口圈神庙街的一位名叫邢文明的渔民在捕鱼的时候,却常常捕到一些泥鳅,往往较大的泥鳅卖掉后,剩下的小的无人问津,每次只好带回家里自已烹食。有一次,他为调剂口味翻翻花样,索性把小泥鳅在家放水盆里吐净了泥,并从街上买回一些豆腐和葱、姜等调味佐料,因泥鳅小不易拾掇,便捞放锅内盖上锅,用姜蒜同豆腐一起煮。待煮后揭盖看时,发现小泥鳅都钻进豆腐中去了,只是鱼尾留于外,十分别致有趣。原来小泥鳅为了寻找活路,就自己向锅内的凉豆腐中钻去,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烹煮的命运。于是,此法很快便在当地民间传开,即称之为“泥鳅钻豆腐”。
泥鳅和豆腐均营养价值很高,据营养学家分析,泥鳅所含蛋白质、脂肪、钙、磷及维生素等成分,均超过一般鱼类的含量,且其肉质细嫩鲜美,味甘性平,具有暖中益气、解毒收痔之功效,而豆腐则为食品中之极良者,故泥鳅和豆腐同烹,更具有进补和食疗功用。
“泥鳅钻豆腐”由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进补作用,后经厨师几经改进,亦成为筵席饮宴上的名菜。具体烹调方法为:先将小泥鳅置放有蛋清液的清水盆中,以排除脏物并洗净,砂锅注入凉排骨汤,随放整块嫩豆腐和泥鳅,加盖慢炖稍许时间,泥鳅被热气所逼钻入豆腐躲藏,待至汤沸全部烫死在豆腐中,然后再经小火并加入多种调配佐料烹成。汤清彻见底,十分美观,鲜嫩可口,堪称一绝。

相关词条

泥鳅的做法
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