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简介
又称“五典”、“五常”、“五义”。五种伦理道德规范,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传说尧舜时便以此教民,治理天下。《尚书·舜典》记舜“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唐人孔颖达解释说,五典就是五常之教,即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教天下之人,使天下和睦。《尚书·舜典》又记:“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即舜对契言,天下的百姓不相亲睦,父不义、母不慈、兄不友、弟不恭、子不孝。命你作教化之言,用五教感化百姓。在古代,若言行有违五教,便被视为犯罪,如《尚书·泰誓》记载武王伐纣时言商王之罪,在于“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出礼而入刑”的法制特色。五教一直是中国古代,尤其是汉代之后的立法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