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百科

何启

2022-09-27

英文

简介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论家,资产阶级改良派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广东南海人,字迪之,号沃生,出身于一个传教士兼商人家庭。曾留学英国,学习医学、法律,回香港后,当律师。曾连任三届香港议政局议员。

何启的法律思想主要反映在他与胡礼垣合著的《新政真诠》一书中。该书由二人先后合著的7篇文章构成。这些文章大多先由何启用英文写出,再由胡礼垣译成中文。何、胡二氏长期生活在香港等地,受过比较系统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教育,因而比之久居内地的一般改良派,他们的法律思想中受西方影响更大、更多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和“公平”、“自由”原则,对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为不满。批判封建“三纲”之说,认为“大道之颓,世风之坏”的总根源就是“三纲”,而且“化中国之为蛮貊者,三纲之说也”。他们在《曾论书后》中,提出了国家立法定制应贯彻“公平”的原则。指出:“夫公平者国之大本也”。认为只有“公平”,才能“服人心而昭众信”。并指出“公平”的标准是“但以民之信者为归”,而不是以君主、官僚之口说为准。他们认为,当时中国的问题就在于“无平情律例”,“无公当法司”,致使是非曲直不清,所以民心不服。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贫弱,不断受到列强的欺侮。他们认为,西方各国的立法定制,是体现“公平”精神的楷模,因而要学习西方的法律、法学,对清王朝的法律制度加以改革。他们要求废除严刑峻罚;废除刑讯,实行陪审制度;实行律师辩护制度,以防“刑名幕客”市狱枉法。他们在《新政论议》中提出了“开议院,以布公平”的主张。他们强调天下是“公器”,“国事”是“公事”。“公器公同”,“公事公办”,其关键就在于设议院。其议员由民之代表选举产生(当然是限选制),组成地方和中央的各级议院。他们还主张议院应享有立法权,即所谓的“民自议其政,自成其令”。这是因为“其法如何,性命始能保;其令如何,物业方能护”,民自知之。而且民之疾苦和事之顺逆,也只有民知之最真、最切。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认真遵守和执行法令。他们强调立法应以“便民”、“利民”为宗旨。提出了“法者原情而制,令者因时而定”的主张。他们反对“官办”和“官督”,主张各类企业应“独任商民,勿加官督”和去其“官场之积弊”。从维护国家主权和利权出发,他们特别批评官府不察商务之例,格外行苛,华洋异税,轻重颠倒,致使同一货物同一贩运,“洋人则赢,华人则绌”。因而主张废止厘金,增加进口税,减免出口税及实行专利法。并提出立商部,使其位于各部之首。他们主张以“商旅为邦基”,强调“振兴中国,首在商民”。因而建议国家对商人应予以鼓励、扶助,并保护华商、华工在外国的安全与利益。

何、胡二氏强调“人”在“致治”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说:“夫人者所以致治之具也,无其具则决乎其不能治者,有其具则绝乎其无不治”。他们认为,择百揆、厚官禄、重名器、育真才、救多士、行选举、开议院等措施,“皆务在得人”和“善修其具”而已。并强调指出:“无其具而欲求其治,譬犹渡川而无舟楫,伐木而无斧斤也”。因而,在他们的著述中,特别强调培养、选拔、使用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至关重要性。

拓展资料

启智  启裂  启膈方  高启  天启  启门  启停  夏启  启闭  自启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