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百科

小野清一郎

2022-10-01

简介

日本刑法学家。1891年1月10生于日本岩手野盛罔市。191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1917年9月在东京地方法院任代理检事,翌年11月转为检事。1919年任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助教授。1919年1 1月赴欧洲留学,系统地研究了贝林格倡导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1922年经美国回国。1923年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主讲刑法、刑事诉讼法、法理学、刑事学等课程。1934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46年受到美国驻军的开除公职处分,辞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之职。以后主要从事社会活动和刑法理论研究工作。1955年任东京第一律师协会会长,1956年开始任日本法务省特别顾问,1958年当选日本学士院会员,1972年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小野清一郎曾以近代刑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牧野英一为师,但后来倾倒于佛教学,逐渐转向不同于牧野英一的新古典学派的立场。在犯罪论上主张客观主义(行为主义)、道义责任论;在刑罚论上坚持报应刑论。小野清一郎在刑法学上的显著业绩在于继承和发展了德国贝林格、麦耶尔创导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并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他认为“构成要件不仅是违法类型,同时也是责任类型”,构成要件也应是“整个刑事诉讼的指导形象”。小野的犯罪构成理论现已成为日本刑法学的通说,并对日本刑事审判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小野清一郎的刑法理论中蕴含着佛教哲学成分,是他不同于其他学者的显著的学术特征。小野清一郎的主要论著有:《刑法讲义》(1923年)《刑法概论》(1952年)《犯罪构成要件理论》(1953年)、《刑罚的本质及其他》(1955年)、《刑法和法哲学》(1971年)、《刑事诉讼法讲义》(1923年)、《刑事诉讼法概论》(1948年)等。此外,他还创办了日本“刑事判例研究会”,组织学者和司法人员对大审院、最高裁判所的判例进行系统研究,并出版了《刑事判例评释集》。在任法务省特别顾问期间,他曾主持了日本刑法的修订工作。小野清一郎1986年3月9日在东京逝世。参见〔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拓展资料

清野  小野芝麻  一野二兵团  一野一兵团  赧郎  一清胶囊  郎官  小野芝麻花叶病毒  夜郎  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