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事后故意”的对称。行为人故意实施某种危害行为,自以为已实现其犯罪目的,但在实施其他行为时才实现最初的犯罪意图的情形。主要特征是: (1) 行为人实施了数个危害社会的行为,仅实施单一的危害行为不能构成事前故意。(2)行为人实施第一个危害行为时就已具有犯意,但没有达到犯罪既遂形态。(3) 行为人为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违法行为后,才实现最初的犯罪意图,达到犯罪既遂。一些刑法学者认为,事前故意的提法并不确切,因为事前故意实际上是因果关系错误认识的一种形式,应按刑法错误处理。
法学百科
2022-09-27
“事后故意”的对称。行为人故意实施某种危害行为,自以为已实现其犯罪目的,但在实施其他行为时才实现最初的犯罪意图的情形。主要特征是: (1) 行为人实施了数个危害社会的行为,仅实施单一的危害行为不能构成事前故意。(2)行为人实施第一个危害行为时就已具有犯意,但没有达到犯罪既遂形态。(3) 行为人为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违法行为后,才实现最初的犯罪意图,达到犯罪既遂。一些刑法学者认为,事前故意的提法并不确切,因为事前故意实际上是因果关系错误认识的一种形式,应按刑法错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