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百科

少府

2022-09-28

英文

简介

①官署名,掌管皇室的税收与财政等。少府之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掌管山海池泽的税收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供皇帝享用,属于皇帝的私府。《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少府的属官颇多,有尚书令丞、符玺令、太医令丞、乐府令丞、平准令、廪(lin)牺令丞、永巷令、御府令丞等十六令丞,胞人、都水、均官三长丞、上林中十池监及中书谒者等八官令丞。还有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等都是少府属官。总计有三十多个具体机构。少府所管事务至为广泛,但其收入均为皇帝私财,专供皇帝享用,为皇帝和皇室服务。另外,西汉诸侯王也设有私府,郡守亦设有少府。以后各代多沿置。东汉时,少府仍为九卿之一,但机构缩小。主要掌管皇帝和皇室“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后汉书·百官志三》)。设卿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员吏三十四人。魏晋南北朝沿置,但由于魏、晋以后宫廷事务都统于殿中监,少府只专管工艺制造及钱币等事。北朝有太府而无少府。隋置少府监,领尚方、织染等署。唐、宋时仅“掌百工伎巧之政令”(《宋史·职官志》)。元废。明初一度复设,旋又废,将其职掌并入工部,前代少府之职皆由宦官所管之机构掌握。清代又划归内务府,故一般以少府为内务府大臣的别称。

②县尉的别称,始于唐代。因唐代称县令为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遂称县尉为少府,职位低于县令。后世亦沿用。

拓展资料

少府监  将作少府  少府穴  内外府  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