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案百科

崔季舒、张雕虎等因谏被诛案

2022-09-27

简介

此案发生于北齐后主武平四年(公元573年)十月。当时后主高纬好酒荒纵,宠信恩幸韩长鸾等人,弄得朝政日非,南方陈朝乘机派兵北伐,包围了军事重镇寿阳。后主却不以为意,听认恩幸们的话,要离开邺都前往晋阳,引起在朝文官们的极大不安。侍中崔季舒与另一侍中张雕虎谋议,认为陈人北侵,寿阳被围,天子此时离京,沿途百姓惊恐,以为是躲避南寇,若不谏止,必定引起骚动。于是二人就与从驾文官连名上表进谏。司空赵彦深、尚书令唐邕、尚书右仆射段孝言等贵臣本也赞同,临时却变了封,崔季舒与他们争执起来。后主幸臣韩长鸾等本来就憎恶汉人文官,这时就乘机启奏道:“汉人文官连名署表,声称谏止陛下前往晋阳,其实未必不想造反,应当加以诛戮”。后主就把在谏表上署名的官员召集到宫中含章殿内,按名收捕,认定崔季舒、张雕虎和散骑常侍封孝琰、刘逖、黄门侍郎裴泽、郭遵为首谋,全都处斩于殿庭。临刑前,后主因张雕虎是自己的师傅,特派段孝言来责问他为何如此,雕虎答道:“今日之谏,臣实首谋,本是善意,效果却恶,臣无所逃死。只是希望陛下珍爱金玉良言,开发神智明断,论说治国之道,听政览奏,不被拥避,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说罢歔欷泪流,引颈就戮。左右侍卫,无不怜之。六人家属都被流徙北部边境地区,其妻女儿媳配入奚官,儿子年幼者下蚕室阉为宦者,并没收全部资产。此为北齐末年一大冤案。崔季舒、张雕虎等出于忠心,劝谏君主,并无过犯,反被冠之以谋反的罪名杀害。齐末刑政之颠倒是非,于此可知。

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