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omontanus
简介
1436.6.6—1476.7.6
德国数学家。生于柯尼斯堡,卒于罗马。11岁到莱比锡求学。16岁时在维也纳从师奥地利数学家波伊巴赫(G.Peurbach),学习天文学和三角学。他帮助波伊巴赫校订托勒密的天文学著作。因为托勒密著作的拉丁文本是从阿拉伯文翻译的,错误百出,因此波伊巴赫决心从希腊原稿重新翻译这部著作。他去世后,雷格蒙塔努斯继续他的工作,并于1462年到罗马向大主教贝萨里昂(Bessarion,约1400—1472)学习希腊文,又从为逃避土耳其人而躲到罗马来的希腊学者那里收集希腊著作的原稿,并参考了托勒密《天文集》的希腊文本,于1463年完成了老师未竟的工作。之后,曾到意大利的许多城市旅游,1471年回国,定居在纽伦堡。在一位天文爱好者、贵族B.瓦尔特(Bernard Walther)的资助下,他建立了一个观象台、开办了一个印刷所,从事天文学和数学研究。1475年,教皇召他到罗马参加历法改革,并任命他为雷根斯堡(Reg-ensburg)大主教。不久他突然死去,死因不清。一说死于瘟疫,另一说为仇人所害。雷格蒙塔努斯的主要贡献在三角学方面。他的《论一般三角形》(De triangulis omni-modis,约1464)是欧洲第一部独立于天文学的三角学著作。书中对平面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全书共5卷,前两卷讨论平面三角学,后3卷讨论球面三角学。这部著作是在欧洲传播三角学的源泉。他采用印度人的正弦,即弧的半弦,并取半径为600,000及10,000,000,制造了很精密的正弦表。在《方位表》(Tabulae Dir-ectionum,写于1464—1467)中,他计算了五位正切表并采用十等分的角度。还应用代数学和三角学解决了一些几何题目,包括一个新颖有趣的求极值的问题。除了翻译托勒密的著作外,雷格蒙塔努斯还翻译了阿波罗尼奥斯、阿基米德和海伦等希腊数学家的著作。雷格蒙格努斯曾利用自己的观象台,在1472年完成了一颗彗星的观测,十分精确,200年后被判明就是哈雷彗星。他还编写并出版了一些关于天文学的小册子,以及航海历书,为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