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种经常成对使用的碰击乐器,亦称镲,古代称铜盘。铜质圆盘形,圆盘自周边向圆心呈斜面状,中心部分有碗状隆起,隆起部位 的直径约占整个盘体直径 的1/3-1/2,在隆起部位的 中心开孔拴皮绳或布片以便握持,使用时两片组成一副,互相碰击发声,也可 只用一面,吊挂起来用木槌击打。在我国流传的还有一种和钹的形制基本相同,只是隆起部分较小(约占圆盘 直径的1/5-1/7),不呈碗形而是疙瘩形的乐器,称作铙。铙和钹的名称经常混淆,如苏南十番鼓中所用的小铙在当地称为七钹,而将小铙作为别名;西安鼓乐中的铙也称作疙瘩镲;在民间(特别在戏曲乐队中)常将中钹称为铙钹,而铙钹一词又常用来作为两种乐器的通称。铙、钹都各有多种不同规格,一般习惯以大小来区分。大铙和大钹的盘体直径约在30厘米以上,最大的大钹可达50厘米左右,两者强奏时有惊心动魄的效果,弱奏时却有凋零虚空的感觉。中钹,钹面直径约20厘米左右,发音响亮锐利,在京剧锣鼓中与大锣、小锣配伍使用。在民间锣鼓中,中钹也是一种重要的乐器,可与大铙、大钹或大锣、小锣配伍使用。小钹也称小镲,面径约12厘米左右,音质清脆、明快,在合奏中常作为一种提示节奏的乐器,每拍一击,有时也加花演奏。交响乐队中使用的大钹俗称军镲,盘面径较大,中间隆起部分较浅,音质华丽宏伟,击奏时,有火花迸射的效果。在爵士套鼓(俗称架子鼓)中配备一副用机械装置的踩钹,此外还配备一面或若干面吊钹,用小军鼓槌单打或双槌滚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