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入海河流。浙江省第一大江。亦称浙 江、浙水。《庄子》称为“制河”、“淛河”之江,下游又名罗 刹江。2源,北源新安江,源出安徽省休宁县西南,皖、赣 两省交界怀玉山脉中的六股尖东坡,海拔1629.8米,为 钱塘江正源。南流至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汇合西源。西 源马金溪,出浙、赣、皖边界。南流至浙江省常山县称常 山港。东过衢州市称衢江,至兰溪市又称兰江。北汇新 安江后,主河道东至桐庐、富阳市境称富春江、桐江,至杭 州西南始名钱塘江。至此,江面逐渐宽阔。东流约40公 里,在平湖县南、海盐县西、慈溪市东,注入东海杭州湾。 全长604公里,一作668公里,其中浙江省境长360.68 公里,总流域面积55558平方公里。其中,浙江省境4.2 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8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 流深700~1200毫米。自然落差720米。水力资源丰 富,流域理论蕴藏量215.1万千瓦。已建新安江、黄坛 口、湖南镇、富春江大型水库4座,总装机容量达120万 千瓦。规划中待修建水电站12座,总装机容量25.1万 千瓦。河道曲折,上游为山溪性河道,束放相间。中游为 丘陵,富春江河段有“千岛之湖”之称。下游江口处呈喇 叭形状,江口逐渐展宽,西岸筑有大堤,旧称海堤,又名海 塘。海潮倒注,成为著名“钱塘潮”。
《萧山县志》载:“钱塘江自富阳县长岭头附近进入本 县,境内长73.5公里。钱塘江流经本县的河段,全为感 潮河段。潮位最高为9.58米(1974年8月20日十三号 台风期间仓前站测),最低为2.31米(1995年12月25日 仓前站测)。洪水位最高为9.74米(1955年6月23日闻 堰站测)。水中含沙量平均为5‰(海宁尖山站1974年6 月测),由下游向上游递减。含盐度,赭山附近在2‰左 右,最大时11.3‰(仓前站1978年8月19日测)。据闸 口水文站测,江水总硬度极值,1981年为54毫克/升, 1982年为50.5毫克/升,1983年为73.4毫克/升;酸碱 度极值,1981年为9.1,1982年为9.0,1983年为9.0。”
流域气候适宜,雨量充沛,风景迷人,水系发育。主 要支流有乌溪江、金华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阳江、曹娥 江等。钱塘江大桥以下,100吨级船只可在每月初三、十 八两风潮期通航。《浙江古今地名词典》:“钱塘江,浙江 省第一大河。原指流经古钱唐(塘)县(今杭州)一段,后 泛指全河……干流各段随地异名。发源地至休宁县鹤城 称冯村河(公河);鹤城至休宁县流口称大源河;流口至屯 溪称率水(俗称南河),屯溪至歙县浦口称浙江;浦口至建 德市梅城称新安江,通常也把梅城以上河段泛指新安江; 梅城至桐庐县桐庐镇称桐江;桐庐至萧山市闻家堰称富 江;闻家堰至杭州市闸口称之江;闸口以下始称钱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