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百科

赣江

2022-10-08

简介

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由南到北纵贯 江西省中部地带。《尚书·禹贡》“三江”之一。苏轼《书 传》:“豫章江入彭蠡而东至海,为南江;岷江,江之经流, 会彭蠡入海,为中江;汉自北入江,会彭蠡,为北江。”即指 汉江、长江和赣江。《山海经》:“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注 于江。”《水经注》:“赣水出豫章南野县西北,过赣县东。 ……东有章水,西有贡水,县治二水之间,二水合赣字,因 以名县焉……又北过南昌县西……其水总纳十川同臻一 渎,俱注于彭蠡也,北入于江。”二源,东源出自武夷山中 段石城县石寮东部山坳间。北流折向西流,经何家湾,过 坝口称琴江。又西北流经石城县城西南,至大猷折向北 流,在黄石罐附近汇合梅江,西北流至于都县称贡水。 (贡水,古作东江,又名会昌江。《汉志》作湖汉水。)今以 此为赣江正源。至赣州市八景台汇合西源。西源古称豫 章水,源出大余岭西北麓。北流经大余县、南康市境,至 赣州市汇合东源。水量增大,江面展宽约0.7~1.4公 里,冬季平均水深约1.3米。河床中多为粗、细沙及红砾 岩。江水又北流经赣县、万安、遂川、泰和、吉安、新干、清 江、丰城、南昌等县、市;在新建县樵舍分多支东北流,一 支经南新、至南矶入鄱阳湖;一支经塘山、尤口、滁槎、鲤 鱼洲入湖。干流经南昌县联圩、铁河,至永修县吴城镇附 近入鄱阳湖。全长824公里,流域面积81200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213立方米/秒。自然落差937米。水能 理论蕴藏量111.00万千瓦,可能开发装机容量85.10万 千瓦。已建水电站27座,总装机容量68.24万千瓦。赣 州市以上为上游,赣州市至新干县为中游,新干县以下为 下游。上游东源到赣州市八景台汇合西源。长312公 里,平均坡降0.463‰。东源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尤以兴国县境平江水系为典型,平江自兴国县城,至赣县 江口镇,有的河段河床高出农田1米多,河床中多为粗细 沙和红砂岩,秋冬枯水时,有的河段河道上可步行不湿鞋 袜。西源章江自源头到贡水汇合处,长230公里,自然落 差861米,平均坡降0.478‰。流域内地下矿藏尤以西华 山钨矿著称于世。植被较好,水源丰富,建有上犹江水库 等水利设施。东源自于都县城,西源自南康市以下,可通 木帆船,汛期可通机动船。上游汇入主要支流有桃江、平 江、梅江、濂江、章江等。中游河段长294公里。自然落 差63.6米。平均坡降0.203‰。自赣州市北流约20公 里储潭镇起,到万安县遂川江口的90多公里河段中,河 道深浅多变,流急滩多,有著名的十八滩。在万安县城南 2公里处建有大型万安水电站。所有险滩尽在深约40 米之水下。两岸多峡谷,江面宽60~200米,最宽处1000 米。汇入主要支流有泸江、恩江、禾水、孤江、遂川江等。 樟树镇水位在31米以上时,过洪宽度为1200米。主河 道水深4~5米。水位在29.23米以下时,大河床宽400 米,小河床宽200米。最大流量19500立方米/秒。最小 流量297立方米/秒。常年平均流量1834.5立方米/秒。 1931~1970年,樟树地区平均水位25.24米(吴淞基面), 1982年6月19日高达34.72米。1936年12月6日最低 水位21.81米,河床底高程为17.51米。1984年1月18 日,最枯水位23.46米,河床底高程为19.97米。1936~ 1984年的47年间,樟树赣江河段河床淤高2.46米。丰 城石上水文站“赣江悬移质泥沙统计资料”1956~1970 年,赣江外洲站历年断面最大含沙量1.63公斤/立方米。 年均含沙量0. 174公斤/立方米。输沙率为305公斤/ 秒,年均输沙量达961吨。下游自新干县到入湖口,长 217公里。平均坡降0.089‰。流经赣抚平原,水面宽 阔。沿江两岸筑有大堤,自溧江至南昌市绵延142公里。 中下游河段全年可通航,自古为江西水运要道。河网交 错,渠道纵横,水利设施遍布。其中万安水利枢纽、赣抚 平原总干渠、袁惠渠等为江西骨干工程。下游汇入主要 支流有袁水、锦江等。

拓展资料

赣江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