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咸丰九年)4月,洪秀全族弟洪仁玕由香港经长途跋涉来到天京(今南京),得到洪秀全的重用,被封为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洪仁玕根据在香港、上海等地所学到的西方文化,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写成《资政新篇》,呈送洪秀全,以资政治上的新借鉴,经洪秀全批准,于1859年刊行全国。《资政新篇》的基本精神是要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某些带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以巩固太平天国政权。书中提出要系统地改革内政,加强中央领导权,“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主张效法西方,实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准富人请人雇工”,发展民办的工业、矿业和交通运输业,兴办银行,设新闻馆,对外通商,允许外国牧师和科技人员来中国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初步传播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企图在农民革命的基础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洪仁玕的这些建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具有进步意义。但《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没有提出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因此,除洪秀全表示赞同外,《资政新篇》没有象《天朝田亩制度》那样在农民群众中得到热烈的反响,太平天国后期又忙于激烈紧张的反清斗争,因而这些建议实际上被搁置了,没有产生什么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