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百科

费德尔

2022-10-10

PHEDRE

简介

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悲剧。让·拉辛(见“安德洛玛克”)著。作于1677年。

悲剧《费德尔》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发生在希腊贝洛波乃斯的特莱赛纳城。雅典王忒修斯离家半年,杳无音信。幕启时,王子希波吕托斯告诉老师,说他已决心离开故乡。表面上要去寻找父亲的下落,实际上是他爱上了女俘阿丽丝,但又意识到这种爱情有悖于父命,也有损自己家族的荣誉,因此想远离她来排解自己内心的矛盾。王子的继母费德尔一直心事重重,秘而不宣。她爱上了希波吕托斯,而她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这种感情。她假装憎恨希波吕托斯,处处排斥他,但依旧深深地爱着他。这时传来国王已死的消息,希波吕托斯被拥为特莱赛纳城的首领,但他要寻父的决心没有变,出发前他宣布阿丽丝获得了自由,而且国王死亡的消息,使他们得以互诉爱慕之情。这时在保姆俄侬娜怂恿下,费德尔吐露了自己一直爱着希波吕托斯的真情,但却遭到了他的拒绝。费德尔羞愧难言,夺过希波吕托斯的佩剑想自杀,被俄侬娜拉走了。这时国王突然归来,费德尔担心希波吕托斯会在父亲面前揭发她的不轨行为,处于恐惧之中,俄侬娜又向费德尔献计,要她向国王告发希波吕托斯想污辱她。费德尔只好同意让俄侬娜这样做。希波吕托斯面对父亲的斥责有口难辩,愤怒的国王则祈求海神惩罚他的儿子。但当费德尔听到国王要严惩希波吕托斯时,又出面为他求情。可当她听说希波吕托斯拒绝自己是因为爱着阿丽丝,嫉恨交加,因而又决心借国王之手置情敌阿丽丝于死地。同时,她感到自己罪孽深重,眼看希波吕托斯又将遭到不测,就赶走了俄侬娜。阿丽丝这时则催促希波吕托斯向国王讲明真相,但他不想再见国王。国王在驱逐了儿子之后,为了把宫中的事情弄清楚,他找来了阿丽丝。阿丽丝在国王面前为希波吕托斯辩护,但说到费德尔就欲言又止。国王在听了阿丽丝的怨言之后想找俄侬娜盘问,但她已投海自尽。此时也传来了海神处死希波吕托斯的消息。费德尔也服毒自尽,临终她坦白了自己的隐情、对国王承认了自己的罪愆。

《费德尔》反映了矛盾斗争不可调和的主题,对现实的不满和苦闷成为全剧的基调。它上演后遭到宫廷贵族的攻击,迫使让·拉辛搁笔,一停达12年之久。在艺术方面,剧本体现出了拉辛文笔的细腻、委婉和富于抒情韵味,在人物刻画上擅长分析人物心理,特别是对贵族社会妇女的内心的开掘。

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