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古代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建筑风格。公元前两千多年,中美洲的玛雅人(Maya)、托尔台克人(Toleec)和阿兹特克人(Aztec)相继建立了国家。公元12世纪左右,在南美洲西部出现了印加人(Inca)的国家。它们的建筑规模宏伟,装饰丰富,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古代中美洲玛雅人的建筑遗迹很多,如洪都拉斯的用土堆成的圆锥形或方锥形的金字塔,有的高达30米。在提卡尔城(Tikal)建成的庙宇总高70米,下部有两层金字塔,塔高45米,有巨大的阶梯直达庙门、庙宇由三个房间组成,房间内部、墙上、门上都满布着怪兽头脸的雕饰。
托尔台克人的建筑同玛雅人建筑风格相近。在奇钦·依扎城(Chichen-Itza)的战士金字塔庙是由玛雅人和托尔台克人先后建成的。它的底座有九层台阶,72米见方;上部为24米高的金字塔,四面有阶梯;顶上建有庙宇,入口处有两根羽毛蛇象柱,庙宇为平顶,不高,拦腰有装饰带。建筑物显得单纯、明确、稳定。公元1至2世纪,在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形成了中美洲第一座城市。在它的全盛时期修建了许多宏伟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月亮金字塔庙、太阳金字塔庙和羽毛蛇金字塔庙,这几座梯形金字塔都是举行宗教仪式的祭坛。纵贯南北的大街为逝者街,长约3公里,太阳金字塔在大街东侧,金字塔前大道两侧座落着大大小小的寺庙、神坛和宫殿,构成布局严谨、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太阳金字塔坐东朝西,正面有数百级台阶直上顶部。塔的基址长225米,宽222米,高66米,共5层,体积达100万立方米。顶上有一祭祀神的庙宇。月亮金字塔位于城北端,坐北朝南,基址长150米,宽120米,高46米,也分5层,体积为37.9万立方米。两座金字塔均用泥土、沙石建造,外面全部砌以石块,并画有许多鲜艳的壁画。月亮金字塔南面有蝴蝶宫,建筑华丽,宫殿的圆柱上刻着极精致的蝶翅鸟身的浮雕,色彩斑谰。宫殿附近有装饰着美丽羽毛的海螺神庙。城南端有一个城堡广场,广场东部有一座羽毛蛇金字塔神庙,墙上整齐地雕着栩栩如生的羽毛蛇和雨神的头像,共336尊。羽毛蛇是当时玛雅人和托尔台克人建筑装饰的母题。在很多庙宇入口常设置羽毛蛇象柱。
南美洲的建筑以印加帝国的马丘比丘城(MachuPiccha)的建筑最为著名。这个12~16世纪的城堡,是当地宗教活动与居住的中心,城堡用精心琢磨的大石块密缝砌成,布局随地形起伏。房屋为长方形,两坡顶,厚石墙上有可放置物件的壁龛。巍峨的金字塔上侧建有太阳神庙。蒂亚瓦纳科(Tiahuanaco,在秘鲁,12~13世纪)也有印加帝国建筑遗存,雕像巨大,庙宇较多。著名的太阳门是用一块巨石雕凿而成,高2.73米,宽3.84米,厚0.5米,上雕有形象逼真而又相当抽象的狮子头,周围是几何图案,刀法洗练。
从美学观点看,中美洲的古代建筑巨大雄伟严峻,体现着稳固性和永恒性,而其装饰的特征则是复杂的,富有象征的,充满了宗教的神秘主义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