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约1202—1261
伟大的中国数学家。
1247年,著《数书九章》共十八卷。其中系统地论述了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大衍求一术”,即世界著名的孙子定理*。
刘益(约11世纪)在《议古根源》中,讨论了首项系数可正可负、且不为1的代数方程的解法。贾宪*利用“增乘开方法”来解高次方程*。在此基础上,秦九韶提出了求任意次“数字高次方程”之正(近似)根的“正负开方术”——秦九韶法*。在此以后五百余年,西方的鲁菲尼(P.Ruffini,意,1765—1822)与霍纳(W.G.Homer,英,1786—1837)才分别于1804年与1819年再次提出与此完全相同的“霍纳法”(这比贾宪的“增乘开方法”要晚约800年)。
刘徽*在开方不尽时,提出了“求微数”的思想。秦九韶在此基础上,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用十进小数表示根的近似值。
见孙子定理*;秦九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