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发动的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代号为巴格拉季昂。1944年6月23日至8月29日,由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一、第二、第三方面军及第聂伯河区舰队共同实施。目的是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解放白俄罗斯。苏军共投入兵力14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1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辆,作战飞机5000余架。当面德军为中央集团军群及北方集团军群右翼和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左翼部队,共计63个师又3个旅,12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9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900辆,作战飞机1350架。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6月23日至7月4日),苏军进行了维帖布斯克-奥尔沙战役、莫吉廖夫战役、勃布鲁伊斯克战役、波洛茨克战役和明斯克战役,在6个地段同时突破德军防御,在维帖布斯克和勃布鲁伊斯克两地域分别围歼德军5个师和6个多师,完成了对明斯克的合围,并于7月3日解放明斯克。此阶段苏军推进225—280千米,德军主力大部被歼,其余在明斯克以东陷于重围。第二阶段(7月5日至8月29日),苏军实施希奥利艾战役、维尔纽斯战役、考纳斯战役、比亚韦斯托克战役和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全歼明斯克以东被围德军,逐次击溃敌退却兵团残部,并重创德军从各地抽调的援兵和新建兵团,解放了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一部分,进入波兰境内,同时强渡纳雷夫(Нарев)河和维斯瓦河,逼近东普鲁士边境。在战役中苏军共推进260—400千米,进攻正面扩大到1000千米。德军损失惨重,17个师又3个旅被全歼,50个师损失过半。此战结果不仅为尔后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东普鲁士和波兰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也配合了美、英军队的诺曼底登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