ПЕСНЯ О БУРЕВЕСТНИКЕ
简介
又译《海燕》,俄国散文诗歌。高尔基(见“母亲”)著。1901年3月写成。发表于1901年《生活》杂志4月号上。中译本1953年北京文艺翻译出版社出版,芳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出版,瞿秋白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戈宝权译。
诗歌原是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是《鹰之歌》的续篇。写于俄国革命高涨的20世纪初,反映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发展、壮大的两个不同阶段,是作者早期浪漫主义创作的发展。采用以象征为主的艺术手法,讴歌了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着日益觉醒的人民群众,暴风雨象征日益逼近的革命风暴,太阳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海燕(俄文词的意思是“暴风雨的报信者”)是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化身,是作品歌颂的中心形象。作者在作品中还借助自然现象,如乌云、狂风、雷、闪电以及海鸥、海鸭、企鹅等揭露并嘲笑了黑暗的反动势力和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社会阶层。诗歌是一部革命的宣言书,是一首表现时代精神,歌颂革命理想,洋溢着革命激情的战斗诗篇。作品发表后,在当时曾被印成传单广为散发,对俄国革命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起过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1906年,别兹罗得娜为作品谱了曲,一直在人民中传诵。列宁曾给作品以很高的评价,在文章中不止一次地援用《海燕之歌》中的形象,并在《暴风雨之前》(1906)一文的结尾中引用高尔基的那句话:“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