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t
简介
又称泥煤,高等植物遗体在泥炭沼泽中经过泥炭化作用,形成的具有不同分解程度、松散、富含水分的有机质堆积物。其有机质含量一般为50%~80%。其中的植物残体仍不同程度地保留有植物结构。
泥炭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成泥炭植物遗体的种类,泥炭的生成环境、演化过程以及泥炭的物质组成。
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结构、分解度、含水性、相对密度(曾称比重)和视密度(曾称容重)等。
颜色 一般呈棕褐色、褐色、黄褐色和黑褐色等。泥炭的颜色,与成泥炭植物的种类、分解程度、水分、矿物质含量等因素有关。通常藓类泥炭分解程度低,颜色较浅,一般呈褐黄色和黄褐色;草本泥炭颜色较深,多呈棕褐色、褐色、黑褐色等;木本泥炭则以褐棕色为主。
结构 指不同形状的纤维素和其它固相物质,包括腐植质和矿物质的组合排列方式,通常分为七种(表1)。
此外,随着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加强,泥炭中植物残体随之变细、变碎。一般弱分解的草本泥炭为粗纤维状,中—强分解的草本泥炭为细纤维状、碎纤维状或颗粒状。矿物质含量也是影响泥炭结构的因素之一,一般矿物含量较高的泥炭,多呈土状。
表1 泥炭结构类型
泥炭类型 | 结 构 |
泥炭藓泥炭 棉花莎草、泥炭藓泥炭 芦苇泥炭、木贼泥炭 苔草泥炭 木本、苔草泥炭 木本泥炭 腐植泥炭 |
疏松海绵状 纤维—海绵状 粗纤维状 细纤维状 小块—纤维状 小块状 粒状—团粒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