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是四川、云南西部和西藏东部一系列南北走向山脉的总称。因其山高谷深,山川并列,横断了东西向的山地和交通孔道,所以称为“横断山脉”。其实东西交通自古以来没有断过。在二千多年前张骞就在阿富汗看见四川的土产邛竹杖和蜀布,说明四川盆地和印度之间并没有因横断山脉的阻隔而断绝贸易。但是山区的交通确实困难。成昆铁路穿过横断山脉东部的一段,经越南北走向的大凉山(海拔4200米)。沿途褶皱紧密,南北向断层发达,河流切割强烈,峡谷往往深达2000米左右,如果在地堑谷内看两岸群山,高达3 000米左右,形成群峰插天的奇观,真有“刺破青山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雄伟气概。高山和深谷相间分布,大渡河谷地以东为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大凉山;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为大雪山—折多山—锦屏山;雅砻江与金沙江之间有雀儿山—沙鲁里山;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有宁静山—云岭—点苍山;澜沧江与怒江之间有他念他翁山—碧罗雪山—怒山;怒江以西为伯舒拉岭—高黎贡山等。整个山势的海拔平均高4 000—5 000米,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山岭和河谷之间的高差一般为1 000—2 500米。如高黎贡山的海拔4 075米,怒江峡谷深2 000米;怒山的海拔4 816米,澜沧江峡谷深2 000米;云岭在德钦南的海拔为5 200米,金沙江峡谷深达3 000米,玉龙山的海拔为5 596米。横断山脉在地质上是个巨大的构造带。在距今六亿年以前的震旦纪已经存在,以后在多次构造运动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距今一亿年以前的中生代侏罗纪,由于强大的东西向挤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巨大褶皱和断层,同时伴有大量岩浆侵入,形成了初期的横断山脉。到第三纪末,即距今约300万年以前,由于受到强大的喜马拉雅运动影响,特别是来自西南方向印度板块的强大推挤,使整个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一起迅速隆起,同时又由于河流的深切,便逐渐形成了高山深谷。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 556米,它突兀于众山之上,被称为“山中之王”。横断山脉超过6 000米的孤峰单岭有30余座。受地质构造的影响,目前这个地区还是个火山、地震区,如腾冲火山群至少有38个。1925年大理地震达7级。地壳上升还在缓缓进行,尤以西部较显著。横断山区雪山起伏,冰川峥嵘,仅贡嘎山地区就有110余条冰川,其面积达292平方公里。横断山脉山高谷深,又地处低纬度地区,而且人迹罕至,气候带和生物带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有六个不同的气候带和相应的生物带,呈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