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百科

日本南北朝内乱

2022-11-09

简介

日本南北朝时代发生的全国性内乱。通常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1331年(元弘元年、元德3年)后醍醐天皇发动讨幕政变失败(元弘之乱),到1333年实现建武新政。第二时期,1336年,(延元元年)足利尊氏进兵京都,幽禁后醍醐天皇,拥立光明天皇,成立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逃到吉野,建立朝廷(南朝),南北朝形成,直到北畠亲房防守的常陆关、大宝两城失守,南朝有组织的军事力量崩溃。第三时期,1350年(正平五年、观应二年)足利直义背叛北朝,联合南朝讨伐北朝幕府执事高师直。次年2月,两军交战于摄津国的打出滨,北朝军大败。10月,足利尊氏废北朝崇光天皇,投靠南朝,后又摒弃南朝,转而扶持北朝,拥立后光严为北朝天皇。第四时期,1364年(正平十九年,贞治十年)以后,幕府将军(足利义诠、足利义满)的地位加强。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在巡视各地时发现守护权力过强,对幕府构成威胁,决定削弱和抑制守护的实力。通过镇压“明德之乱”、“应永之乱”等,削弱了实力强大的守护,巩固了幕府的权力,最后于1392年(元中九年)实现了南北朝的统一。经过这场战乱,庄园制的没落无可挽回,建立了以室町幕府为中心的封建统一政权,而守护则将其任国变成领国,巩固了统治,成为守护大名。

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