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百科

斗杀

2022-10-05

简介

中国封建法律指因斗殴而将人杀死。“七杀”的一种。殴打人致死也称殴杀。《秦简·法律答问》:“求盗(缉捕盗贼的亭卒)追捕罪人,罪人格(格)杀求盗,问杀人者为贼杀人,且斫(斗)杀(应作为贼杀人论处,还是作为斗杀人论处)?斫(斗)杀人,廷行事为贼(但成例以贼杀人论处)。”斗杀较贼杀为轻。秦与汉初时斗杀人,同伍及邻居人皆被收捕,汉文帝时废止。《唐律疏议·斗讼》:“斗殴者,原无杀心,因相斗殴而杀人者。”“斗殴杀人者,绞;……虽因斗,而用兵刃杀人,与故杀同。”殴伤的依照伤害情状处罚。斗殴后已分散,去而又来杀伤的,依故杀伤处断。同为斗杀,又因身伤不同处罚而有扣减。明律规定:“凡斗殴杀人者,不问手足他物金刃并绞,故杀者斩,若同谋共斗殴人因而致死者,以致使伤为重,下手者绞;元谋者杖一百,流三千里,余人各杖一百。”清律与明律大致相同。

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