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ecology
简介
研究电离辐射和 放射性核素与环境或环境中各亚单元 (大气、水、土 壤、生物有机体) 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又称辐射生 态学,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旨在阐明放射性物质在环 境中迁移、蓄积和最终导致不同生物个体、种群、生 态系辐射效应的过程与机制.放射生态学是一门边缘 学科,其发展借助于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气 象、数学、地质化学、水文等多种学科领域的专业知 识和技术的综合应用。
“放射生态学”(“或辐射生态学”) 这一名词于 1955年由美国的奥杜姆 (E.P.odum) 和苏联的库金 (A.M.Kzin) 先后提出后开始被应用,不过它的形成 和发展却是与世界核技术应用的进程几乎是同步的。 这是因为核燃料生产循环和核技术应用,必然导致放 射性物质的环境释放,并由此产生对人类及其它生物 有机体的辐射影响。阐明它们的环境行为和归宿,以 及危害人类的途径和程度就成了核技术发展的同时必 须解决的问题,放射生态学的发展史可远溯至世纪末 期,早期的研究围绕着X射线和天然放射性核素的 辐射效应和环境行为。其中包括、铀、镭在水陆生态 系中的分布、蓄积、X射线对鱼类的辐射影响,以 及利用生物指示剂进行铀矿勘探等。本世纪40年代 开始,核武器试验造成放射性沉降灰尘的全球分布, 核燃料生产循环引起大量放射性物质排入大气、水 域、促使人们对生态学更加重视,同时将研究重点转 向人工放射性核素,美、苏、英、法、日等国在土 学、研究所和一些大的核企业内成立了专门研究机 构,开展对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的广泛研究计 划。其它包括全球规模的放射性沉降灰尘监测计划; 对哥仑比亚河、白橡湖、等水域的有关地区、北极驯 鹿地区及内华达核试验场等时行的生态学现场调查研 究计划和大量实验室模拟研究。近年来,已发展到利 用数学模式描述生态转移过程,依合理的计算模式一 系列参数,进行环境污染定量预选,居民受照剂量估 算,核设施选址安全评价等。放射生态学研究成果也 是各项核环境标准的制订依据。
放射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放射性核素在水、 陆生态系内迁移及在生态系的某些组分中的蓄积;② 电离辐射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的效应; ③电离辐射及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系及其亚体系组分的 结构和功能中的应用。放射生态学是一门复杂的学 科,放射性核素的生态行为规律受物理、化学、生物 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存在极大的时-空依赖性,任一 结论应用都必须考虑到特定的环境条件。放射生态研 究的深入和资料信息的不断积累无疑将促进核环境管 理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可能为非核环境的保护提供 借鉴。(秦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