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指数化

2022-10-20

简介

将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与变动的物价水平直接挂钩用以抵消通货膨胀影响的一种手段。通常所说的指数化基本含意是收入指数化,因为在许多经济学家的心目中,利率随物价水平变动而变动,实质上也是要解决稳定实际收入水平的问题。早在本世纪20年代,比利时等国就实行了收入指数化政策。尔后,英国一些经济学家也对工资指数化的理论及政策进行过讨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对收入指数化政策进行了较充分论证的,则是M.弗里德曼教授。

为了应付本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日益强化的通货膨胀趋势,一些国家的政府采纳了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提出的对工资一物价进行所谓指导的收入政策。M.弗里德曼对这种工资一物价指导线政策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他认为,促成通货膨胀的决定性因素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价格上涨,而是货币存量增长过快造成的过度需求压力。他论证:在货币存量为一定的条件下,个别商品价格的提高与其他商品的价格水准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就是说,在货币存量不变时,个别商品价格的提高只能引起其他商品价格的相应下降,这只会引起相对价格水准发生变动,但物价总水平不会出现上涨。只有在货币存量过快增长时,才会引起普遍的价格水平上涨。正由于这种逻辑关系,用管制工资和物价的办法制止通货膨胀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只有从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率入手,选择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才有望治愈通货膨胀。在实施这类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时,可采取收入指数化方案与之配合。

收入指数化方案的内容和作用 收入指数化是按物价变动情况自动调整收入的一种分配方案。指数化的范围包括工资、政府债券和其他货币性收入。实施的办法是使各种收入与物价指数滑动或根据物价指数对各种收入进行调整。据认为,这种指数化措施主要有两个功效:一是能借此剥夺政府从通货膨胀中所获得的收益,杜绝其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二是可以借此消除或缩短通货膨胀后币值调整的时滞,抵消物价波动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克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分配不平。弗里德曼认为,收入指数化方案虽然不具备根治通货膨胀的功能,但至少有止痛的功效。

一些赞同M.弗里德曼主张的经济学家认为,实行收入指数化方案可以稳定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微观主体行为,避免出现抢购商品、贮物保值的通货膨胀加剧行为。瑞典学派经济学家认为,收入指数化方案对面临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小国更有积极意义,因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小国很难阻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输入,常常会发生结构性通货膨胀。在世界性通货膨胀没有得到抑制之前,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寻求与通货膨胀适应或共处的手段。收入指数化,就是可用的办法之一。在信息不充分、预期不稳定的条件下,它可以减少工资收入的不确定性。

指数化方案的四项保障性措施 有些经济学家为了推进收入指数化方案的顺利实施,还设计了四项保障性措施:①发行购买力公债,使小储蓄者的储蓄不受通货膨胀影响。②政府按照通货膨胀率自动提高雇员工资。③放弃对利率的上限管制,废除早已过时的高利贷法,允许利率随市场变化而变动。④政府编制个人所得税额指数,以保证纳税不致随物价上升而提高,具体做法可分为放宽免税标准及按通货膨胀率扩大纳税级别等方式(参见〔瑞典〕伦德堡编《通货膨胀理论和反通货膨胀政策》1977年伦敦版第12—13页)。

收入指数化方案曾受到一些发达工业国家政府的重视。例如,美国政府从60年代初曾全面实施收入指数化制度,其范围不仅包括工资,而且包括退休津贴、退役津贴和社会保障金等,其相关指数滑动指标为,消费物价指数每上升0.3—0.4%,小时工资便增加到1%。

对于收入指数化方案,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①全面实行收入指数化会提出很高的技术性要求,因此任何政府都难以实施包罗万象的指数化政策。②收入指数化会造成工资——物价的螺旋式上升,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拓展资料

税收指数化  工资指数化  价格指数化  指数化制度  指数化ESO  指数化债券  指数化基金  指数化方法  指数化计算  指数化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