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百科

徐向前

2022-11-08

简介

1901-

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之一。原名徐象谦,字子敬。1901年11月8日生,山西省五台县人。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为第一期学员。9月随孙中山卫队前往韶关参加北伐誓师。毕业后留校任排长。1925年参加东征。后任教导营教官、参谋、团副等职。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南湖学兵团指导员、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队长。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张发奎部任司令部参谋。大革命失败后,被中央军委派赴广州,参加广州起义,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第四师参谋长、师长,与彭湃一起在东江地区坚持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派往鄂东北,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中共鄂豫边特委委员,鄂豫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第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半年中组织指挥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战役,歼敌正规部队近40个团,粉碎了敌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1932年10月,由于张国焘战略指导的错误,四方面军主力被迫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在向西转移中,他指挥部队连续击破了国民党军队10万余人的围追堵截。1933年春,所部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座县城和大片地区。并派出工作队,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此后,连续指挥了反“三路围攻”和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等战役。在国民党军20多万人的“六路围攻”中,他到东线指挥,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歼敌8万余人的重大胜利。1935年3月,发起嘉陵江战役,攻克8座县城,消灭敌人1万余人。这时,张国焘放弃了川陕苏区,遂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第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后,拥护中共中央北上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任右路军总指挥时,指挥包座战斗,全歼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通道。此后,同陈昌浩等率部南下川康边,并进行了绥崇丹懋战役和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并支持朱德、刘伯承等对张国焘另立中央的分裂主义错误进行斗争。1936年7月,第二、四方面军会师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再次率军北上。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奉命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来西渡黄河的红四方面军主力组成西路军,他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路军总指挥,计划在河西走廊创建根据地,浴血奋战4个多月,歼灭2.5万余敌人,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而失败。

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副师长,接着随周恩来到太原等地同阎锡山谈判,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2月,参与指挥粉碎日军“六路围攻”作战。1938年3月,指挥响堂铺战斗,消灭日军少佐以下400余人。4月,参与部署和指挥反“九路围攻”作战。接着率一部向冀南开进,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6月,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同朱瑞统一指挥山东和苏北、皖北八路军各部队,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并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40年底返回延安。1942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后任抗日军政大学代理校长,领导了抗大的整风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临汾战役、晋中战役。毛泽东曾对晋中战役中以少胜多给予高度评价。后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太原前线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太原前线总前委书记,统一指挥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团,组织了太原战役,攻克了太原城。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等职。系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66年1月起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曾会同刘伯承负责战略研究工作和主管空军、防空军及民兵工作。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文革”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斗争。著有《历史的回顾》。

拓展资料

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