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当代西方生态文化

2022-10-12

Contemporary Western Ecological Culture

简介

当代西方生态文化由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深层生态学理论、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三部分构 成。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伴随20世纪中叶以后 西方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应 对生态危机的策略讨论之中产生的一个理论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主义及其 原理相结合,以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解决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现生态危机解决的新道路。一部分生态马克思 主义学者将早期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早期确立的 原则运用于社会政治问题,到后来逐渐形成了生 态社会主义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除了涉及社 会政治外,还涉及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 论。A·高兹、W·里斯、B·阿格尔是早期生态 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生态环境危机同 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一样,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资本 主义的制度弊端,即资产阶级为了缓和与劳动者 之间的阶级矛盾,扩大生产和销售,尽可能多地 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由此导致了商品的过度消费, 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应按照真实需要而不应 按照利润来进行生产。生态社会主义者同样认为 生态矛盾蕴含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之中。 他们将生态环境问题还原为人的问题,生态危机 的原因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对人的压迫和剥 削以及将相应的社会治理结构、管理方式和思维 方式复制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因此人对 自然的控制和剥削就是人对人控制和剥削的反映。

深层生态学理论是一种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 观,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运动以及由此 引发的对环境危机的反思。由挪威哲学家阿伦· 奈斯(Arne Naess)在其著作《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 长远的生态运动: 一个概要》首先提出,此后经 过美国学者德韦尔(Bill Devall)、塞申斯(George Sessions) 以及澳大利亚学者福克斯 (Warwick Fox)等人的发展而日趋成熟,成为与女性生态 主义、社会生态学和生物区域主义并列的激进生 态主义。深层生态学是对生态和环境危机出现根 源的深层追问,不仅是从政策制度和技术应用方 面去追问,更是从社会历史背景、人类精神和意 识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追问,试图从形而 上的层面去反思和解答生态问题的理论学派。这 种探究问题的方式从根本上构成了深层生态学的 理论前提和理论架构,因此,是一种与浅层生态 学恰好相反的理论流派。浅层生态学没有脱离人 类中心主义立场,它将自然环境问题的解决视为 人的问题的解决,人依靠自然生存,因此自然问 题应由人来解决。因此浅层生态学的解决办法只 是浮于表面的制度性或者技术性的问题,并没有 深入挖掘生态危机由以出现的人的精神根源和社 会历史背景。深层生态学区别于浅层生态学的根 本之处在于从人的精神领域寻找线索,重新定位 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西方环境主义伦理学由现代人类中心主 义环境伦理学、生物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动物 权利论的环境伦理学以及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 学构成。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即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其肇始于文艺复兴之后理性主义的兴起。人相信 理想是真理的标准,是一切事物的衡量标准,并 且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人类历史本质上是人类理 性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历史。人可以按照自身的利 益要求去征服、控制、利用任何物种而不必思考 其行为的合理性,其他物种对于人类而言本质上 并不具备任何权利。生物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生态学的互利共生和物种间平等的原则。它认为 人以外的其他物种具有和人一样自然赋予的生 命,生命不分贵贱高低,一律平等,因此动物、 植物以及其他生物都有其内在价值,人应该承认 并且尊重这种价值,敬畏一切生命。动物权利论 强调人对于动物生存权利的尊重和满足,主张众 生平等,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直接产物。生态中 心主义同样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理论,代表人 物为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与罗尔斯 顿(Holmes Rolston Ⅲ)。利奥波德在其著作《大 地伦理》提出著名的生态主义金律,即只有当一 件事物能够同时使生命共同体的各个组成部分都 趋于完整和稳定时才是正当的,否则就是不正当 的。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Ⅲ)依据其自然 价值论认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组成部分都有其客 观价值,组成部分对于系统整体的稳定而言具有 其固有价值,对于其他组成部分又同时具有工具 价值,然而系统整体作为生命的创造者和承载者, 又具有超越部分本身固有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系统 价值。人类从生命体角度而言具有更大价值,然 而其根本来说还是生态系统整体的产物。

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