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PUS HIPPOCRATICUM
简介
古希腊医学文集,希波克拉底及其学派的著述汇集。其中多数出现于公元前5—前4世纪,以抄本形式流传于希腊甚至海外,至公元前3世纪,由亚历山大利亚的学者们用希氏之名搜集到一起,编辑成《希波克拉底文集》,并收藏于亚历山大利亚图书馆。是西方古代医学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现存最早的几种抄本为10—12世纪抄本(不全),在罗马、巴黎、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的教堂中均有收藏。最初为爱奥尼亚文(当时希腊学术界使用的文字),后来译成拉丁、希腊、俄、法、意大利、德、英等国文字。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前460—前370?),古希腊医生。生活于希腊文化的兴盛时期。曾漫游整个希腊及小亚西亚,行医授徒,还曾长期在科斯的医科学校任教。治学谨严,医术高超,和他的门徒一起形成了当时有名的医学派,又称科斯学派。罗马名医盖伦称他为“圣者”,从中世纪起,一般称他为“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文集》有72书、53题(Littre 考证)或76篇论文(Lund 考证)。内容包括:总论、解剖、生理、病理、卫生、诊断与预后、治疗、内、外、妇产、儿、眼、药剂等学科,以及医学道德等。内容相当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古希腊医学的成果。《希波克拉底文集》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 主要是根据动物解剖并推论到人体,虽然十分粗浅、笼统、不乏谬误,但多数是科学的。2. 病理理论方面: 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恩培多克里学派的4元素说。认为人体存在着4种液体,即血液 (来自心)、粘液 (来自脑)、黄胆 (来自肝)、黑胆 (来自脾)。各种液体配合平衡,人体就健康;体内或外界原因可导致液体不平衡,而造成疾病。3. 体质和气质方面: 提出了体内各种液体的比例不同,形成不同的体质,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疾病。还认为气质决定于体内所占优势的液体,据此把人体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忧郁质4种。不同的气质可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品质与行为特征。4.整体观及预防思想方面:强调了人体自身是个整体,各器官之间互有联系,一种疾病可牵及全身。人与自然也不可分,4种液体性质与季节有相应关系,所以发病有季节性。重视预防保健,注重气候、环境、水土及居民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5. 重视疾病过程,提倡自然疗法方面:把疾病发展过程概括为未成熟期、消化期、转变期3个阶段,动态地分析疾病的转归。提出了人体具有自然痊愈力,治病就是调动人体的自然疗能,使机体恢复健康。6. 注重临床观察和预后判断方面:主张严密观察病人,并有对许多疾病的记录。这集中表现在 《箴言》、《论疾病》、《论流行病》等篇中。如对肺病、产妇败血症、癫痫、流行性腮腺炎、疟疾等病的记述,至今仍在沿用。对预后判断也很重视,最有名的判断预后不良的描述是“希氏面容”,至今仍载入诊断学中。7. 丰富的治疗经验方面:提出了希氏学派的治疗原则,是注重参考病人的体质,在不妨碍病理变化的自然过程前提下,用各种方法调动人体的自然痊愈力,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变。治疗中灵活采取“拮抗”疗法或 “顺势”疗法。主张不用烈性药物和粗暴措施,至少不能有害于病人。治法包括饮食疗法、空气与日光疗法、按摩、海水浴、放血、药物、手术等。8.重视医学道德方面;文集记载了不少论述医生的道德、品行、礼仪等内容。如 《誓言》、《论医生》、《论高贵的品行》、《论法律》、《论技术》、《论古代医学》、《箴言》等。特别是《誓言》部分,后来成为西方医生职业道德的规范,被称为“希波克拉底誓言”,许多医校结业仪式上都沿用它作为誓词。本书和希氏学派在医学发展上起了进步作用,创造了高度发展的古代西方医学文明,使医学脱离了宗教迷信,走上了科学的道路。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著作中不免有些不合理和唯心主义的论述。如解剖学方面有不少不确切和错误的认识。还讨论释梦,认为梦可象征吉凶等。